都道是好白茶少,實際上卻是不願意買好茶的人居多!。《圖+文》

哪裡是好白茶少?

分明買好茶的人

也數量不多

真正的好茶

等懂它的人來

文 | 小白

01

茶友們在選擇茶葉的時候最註重的是什麼?

有的人說是產地,因為一個好的出身對於白茶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

出身雖然決定不了一切,但絕對是個極大的優勢。

話說德雲社裡邊兒有個角兒,藝名叫做陶雲聖。

都知道說相聲的人,說、學、逗、唱,都得會。

陶雲聖在拜入郭德綱門下的時候,是『帶藝拜師』,人家原本就是個京劇神童,算是小有名氣。

就他那嗓子,真的豎起大拇指,和師兄弟們一比較,就更顯得他嗓音美。

這樣的先天條件,隻能說明是老天爺賞飯吃,旁人羨慕不來的。

白茶的出身也是如此,高山白茶與那些海邊茶相比,擁有極大的先天優勢。

用高山白茶的茶青制茶,做出好茶來的幾率更大。

對,僅僅是幾率更大一些而已。

想要成為好茶,光是出身好沒用的。

就像是《傷仲永》裡面名叫『方仲永』的神童,五歲能提筆寫詩,可惜後來沒有受到好的教育,最後『泯然眾人矣』,令人噓唏。

咱們生活裡面,又能夠有幾個神童呢?

大多數人,都是靠自己的勤奮和刻苦,下苦功夫才有一番成就。

再說說白茶,那些天資稍遜於高山白茶的平地茶就一無是處,永世翻不得身嗎?

也並非如此,若是有好的工藝,雖然不能脫胎換骨,卻也能盡量展現出平地白茶的風格來。

今日就和茶友們來說一說:一款好白茶,產區和工藝到底會對它們產生什麼影響吧。

02

產區的影響對於白茶來說,其實就是生長環境對於白茶的影響。

溫光水氣土,五環相連,環環相扣。

高山白茶的品質優異,其實就是得益於高山環境的優越。

高山由於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因而使得高山白茶積累了更多的內質。

內質豐厚紮實,使得高山白茶具有耐泡的特點。

同樣的年份品級的白茶,高山產區的白茶需要快出水,否則內質析出過多,則會有飲用濃茶的嫌疑。

而有些白茶由於內質單薄,快出水的方式無法使得茶水中溶有足夠的內質,茶湯喝起來就顯得平淡無味。

一開始就要用坐杯的方法,來逼出茶中的內質。

光照對於白茶來說是一把雙刃劍。

沒有陽光,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無法產生內質。

但光線若是太強,像是夏季的驕陽那般強烈,則會使得白茶生長過快,氣力都用在長個子身上,沒有或者少有多餘的內質積累。

這樣生長出來的茶葉纖維更多,摘一片下來輕拗,是很容易折的。

水對於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來說都是源頭。

白茶由於是植物,體內自然會含有更多的水分。

水質和空氣其實可以歸為一類,都是白茶在生長環境過程當中,非常重要又經常被忽視的存在。

植物對於大氣來說是有凈化作用的,大家不見得喜歡自己喝下肚的東西是個類似於空氣凈化器的存在吧。

自然是希望它生長在風光秀美的地方,吞吐之間都是山間樹木花草蒸騰的精華。

而在這樣環境當中生長出來的白茶,自然的也就生出了高山茶韻來。

高山白茶的香氣與湯水中自帶靈秀,並非是信口杜撰。

土壤對於白茶來說是營養物質的來源。

太姥山的土壤當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且周邊環境良好,花草樹木自然掉落,分解後使得土壤當中富含有機質。

且茶樹喜濕,而高山上的植物茂密,水源豐富。

就算是有一段時間不下雨,茶樹也並非沒有水分汲取。

茶園當中的大石塊上邊經常會看見有青苔的存在,而青苔一向是喜歡生長在潮濕的地方。

高山茶園的環境對於白茶的生長來說是得天獨厚的。

溫光水氣土,條條契合,所謂老天爺賞飯吃,就是如此。

03

反觀平地茶,海邊茶,雖然都是白茶,但由於環境不及高山,品質自然稍有遜色。

就拿海邊茶來說,由於生長在臨海的的茶園裡面,日日吹的是咸濕的海風。

生長的姿態自然是不及高山白茶優越。

不僅是生長,海邊白茶的萎凋和烘幹,亦是在海風的陪伴之下。

於是氣味當中自然帶著些『海味兒』,與氣韻高長是沾不上邊的。

家裡住在海邊,或者去過海邊的人都知道,海風並不是清爽的。

在離海還有些距離的時候,便能夠聞到空氣中帶有一些腥味。

海邊拍的照片,秀發飄揚倒是好看,可惜吹了沒一會兒,頭發打結……實在是有些狼狽。

在海邊待幾個小時就有這樣的效果,若是日日夜夜的生長在這裡,有所浸染,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

或許有人會說,可是有些海很幹凈呀,也沒有你說的腥味。

海裡面還有珊瑚,清澈見底。

那裡的海很好,但是沒有種白茶,不在討論范圍之內。

當然,若是有人就喜歡帶點兒『海鮮味』茶葉,也不攔您,盡管買去吧。

04

雖然海邊茶的氣味是深入肌骨的,但一般的平地茶還算是無大過,可塑性比較強的。

這時候就到考驗工藝的部分了,天資不夠,工藝來湊。

若是天資一般的孩子,靠著勤學苦練,也是能夠獲得不錯的成績。

就像是郭靖,雖然天資愚鈍,但好在勤能補拙,後來還成了一代大俠。

平地茶雖然資質稍稍有些不盡人意,但是遇到好的制茶師傅,完美的將茶青的天資都釋放出來,也是能夠成就一款不錯的茶葉。

白茶的工藝十分簡單,萎凋和烘幹兩道而已。

但就是這兩道簡單的工藝,依然有人在制作的過程中『缺斤少兩』。

制作白茶需要很好的耐心,萎凋的時候不能夠急功近利。

薄薄的在水篩上抖一層,細致到每一片茶青都能受到陽光和風力的作用。

在萎凋的時候要勤快,茶青采摘下來之後要及時的攤晾,否則悶青之後,必然影響白茶的品質。

在烘幹的過程當中尤其不能夠急於求成,欲求在短時間之內將白茶烘幹,特別是白毫銀針這個『矯情鬼』。

白毫銀針是筍狀結構,一層一層的包裹著,於是要一層一層慢慢烘幹。

沒有幹透的白毫銀針,湯水不夠飽滿,尤其在儲存了一段時間過後,湯水變得特別的薄,絲毫沒有白毫銀針應有的樣子。

含水量不達標的白茶,在之後的儲存當中極易出現發酸,變質的情況。

若是將還沒幹透的毛茶拿出去售賣,買到這些毛茶的人應該遭受多大的損失啊!

好的白茶師傅能夠對白茶進行一定的修飾,雖說脫胎換骨不太現實,但揚長避短還是可以實現的。

有人會想,那天底下的好茶豈不是很多?

平地茶什麼的,讓制茶師傅好好塑造一番可不就行了麼?

那茶友你可就想多了,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好的制茶師傅可比好的高山白茶少的多。

05

這麼說下來,好的工藝與好的產區似乎都很重要。

高山白茶若是沒有好的工藝把關,照樣是『泯然眾茶矣』。

而平地白茶,若是有好制茶師的技術加持,也會有不錯的品質出現。

但茶友們若是追求品質極好的白茶。

則高山茶的品質與好的制茶師,缺一不可。

優秀的茶不少,但是頂尖的茶在每年的茶葉產量中算得上鳳毛麟角。

頂尖的好茶,工藝和產區所占的比重是五五分,缺少了誰都不能成事。

不過大多數人的追求不高,隻在『工藝一般的高山茶』和『工藝較好的平地茶』中擇其一。

所以,品質好工藝好的高山茶並非人人都會買。

一分錢一分貨,產區好工藝又好的白茶,價格自然不低。

還好,白茶是經得起等待的茶類。

好茶靜待良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