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了3年,藥香、棗香啥也沒有,這樣的老白茶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期待了很久,竟然猝不及防,說來了就來了。

回想起上個月,還是完全不同的光景。

路上幾乎沒有行人,街景蕭條,亮著燈的店鋪所剩無幾。

某天我整整睡了十二小時,達到成年後睡眠時長的巔峰。

起來去鏡子面前一看,竟然也沒有傳說中的容光煥發。

果然,宅容易讓人憔悴。

大概是因為身體不累,心卻是累的吧。

這幾年來,有很多作家都停更了。

原本旅遊才是他們絕好的靈感來源,出門體驗,觀察,腦子就能活躍起來。

一邊旅行,一邊趕稿,風塵仆仆。

雖然一路上都要忙著趕稿,對著異鄉的燈火碼字,但依然樂在其中。

而因為眾所周知的特殊原因,被迫宅家。

翅膀折了,隻有心在飛翔。

村姑陳比較幸運,足不出戶,下筆萬言。

翻翻留言,看看某音,就能收集到一大批素材。

也感謝各位看官,給我們提供了諸多寶貴的素材,讓村姑陳可以向更多的茶友們,介紹茶知識。

《2》

這兩天,就有茶友帶著問題來問村姑陳。

為什麼自己存了三四年的老白茶,沒有聞到藥香和棗香呢?

這個問題,很容易找到答案。

正常情況下,老白茶的香氣層次很豐富,有藥香,有棗香,還有稻谷香、花香、陳香、粽葉香等等。

但前提是,這款白茶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產區好、工藝好、儲存好。

所以,茶香薄弱的原因,無非是茶葉本身品質不好,或者後期倉儲不當。

比如,有的白茶剛買回來時,茶香就十分寡淡。

彼時,它們還處於新茶時期。

要知道,在茶圈中,一直都流傳著『新白茶存一存會更香更好喝』的說法。

故而,不明真相的茶友,即便買到了品質不好的新白茶,也不會起疑心。

還天真地以為,只要儲存一段時間後,就會達成『越陳越香』的目的。

殊不知,內質匱乏的白茶,就算存放再久,也不會變成好白茶。

大家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呵護它們,也是徒勞。

正所謂,打鐵必須自身硬。

在新茶時期就擁有優異表現的白茶,才具有長期收藏的價值。

再比如,有的白茶含水量超標,越存香氣越淡。

眾所周知,白茶的工藝簡樸,主要是萎凋和幹燥。

而這兩個步驟,都是為了把茶葉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去,從而達到國標中所規定的『含水量不高於8.5%』。

隻有足夠幹燥,白茶才能在漫長的陳化期內,順利轉化出馥鬱的香氣。

反之,水分含量太高的白茶,經不起長時間儲存。

不僅芳香物質會被水汽消耗一空,甚至還會生出各種雜味和異味,像是酸味、巧克力味、煙味、黴味等,都是白茶受潮變質的表現。

再再比如,有的白茶因為主人太馬虎,損失了養分。

白茶的儲存條件,應該滿足密封、幹燥、避光、陰涼、無異味。

如果茶葉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沒有及時密封,那麼空氣中無處不在的水汽,就會開始發動攻擊,讓茶葉跑氣、受潮。

輕則香氣寡淡,重則怪味一堆。

總而言之,都是以消耗白茶的養分作為代價。

《3》

想要老白茶陳化出濃鬱的香氣,不能馬虎。

從選茶、買茶到存茶,包括日常的定期開箱檢查,都要注意。

另外,白茶的香氣表現,會隨著時間而變化。

在陳化的過程中,茶葉內會不斷生成新的物質,從而散發出獨特的香氣。

在不同的階段,感受白茶不同的香氣和滋味,便是品茶最大的樂趣。

藥香,是老白茶的標志性香型。

在新茶時期,有一些白茶就已經展現出了藥香的魅力。

當然,因為新白茶年份尚淺,更多的是以草藥香的形式呈現。

尤其是壽眉散茶和壽眉餅茶,都有草藥香。

那是一種類似鴛鴦藤、夏枯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一般的草藥香,清新、清鬱、新鮮。

相信兩廣地區和福建地區的朋友,都對此非常熟悉。

一到夏天,為了解暑解熱,家家戶戶都會煮涼茶喝。

這股草藥香,雖說不是春白茶香氣裡,最吸引人、最張揚的氣息。

然而,也收獲了許多人的青睞。

草藥香不是單獨行動的,它和毫香、花香竹葉香結伴出現,蓋香上有,落水香裡亦有。

相比之下,白牡丹新茶身上的草藥香,比壽眉淡一些,更出眾的還是毫香。

至於白毫銀針新茶,草藥香隻會在尾調裡,影影綽綽地浮現出來。

等到兩三年以後,新白茶的草藥香,會轉變成濃醇馥鬱、熱烈悠揚的藥香。

那是獨屬於老白茶的藥香,也是大家所喜歡的那種香氣。

不管是白毫銀針、白牡丹還是壽眉,都會轉化出藥香。

像是根莖類中藥,如紫蘇、防風、辛夷、熟地一類的中藥材,散發出來的純粹的氣息。

而新白茶身上清雅的花香,變得幽深內斂,表示自己甘願進入幕後,成為陪襯。

《4》

同時,還有一些茶友很好奇。

為什麼自己的老白茶,隻有藥香,沒有棗香呢?

實際上,這個問題同樣很好回答。

藥香,是白茶中普遍存在的。

因為白茶是植物,而藥香也是草本植物會散發出來的香氣,二者有相關之處,再正常不過。

但是,棗香比較特殊。

本質上來說,它屬於果香。

老茶客應該知道,若是想讓茶葉生成果香,排除基因裡自帶的品種香,隻有一種途徑——加重發酵

白茶屬於微發酵茶,理應不應該產生果香。

但是,在白茶界裡還有一個特殊的存在,白茶餅。

白茶壓餅後,發酵程度會高於散白茶。

白茶餅是以散茶作為原料,在此基礎上進行蒸軟、包揉、壓制定型、烘幹等步驟。

過程中,茶葉內部有一些細胞壁破裂,細胞液流出,同時附著在葉表。

這就代表,這些物質擁有了直接和氧氣接觸的機會,參與陳化,故而它顯得轉化得比散茶快速。

根據經驗,優質的老壽眉餅更容易陳化出棗香。

因為粗壯的茶梗和厚實的葉片中,蘊含著豐富的可溶性糖和果膠物質,能成為棗香形成的天然基礎。

相較之下,白毫銀針和白牡丹壓餅之後,還是以藥香為主。

葉片太小,茶梗太細,不具備棗香生成的條件。

《5》

白茶的標簽屬性,極有特色。

新茶時期,清新、鮮爽、純凈,湯水靈動,香氣雅致。

老茶時期,成熟、穩重、內斂,湯水醇厚,香氣馥鬱。

當然,新白茶所具有的那些香氣,老白茶同樣具有。

只要儲存方式正確,香氣就會順利轉化,從草藥香變成藥香,從野草香變成稻谷香,從花香繽紛到婉約內斂……

說到底,白茶也不過是天地間一片小小樹葉。

簡樸的工藝,賦予了它獨特的香氣。

壓餅時巧妙的破壁,更是讓茶葉有幸獲得了生成棗香的機會。

一切的一切,都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

新白茶也好,老白茶也罷,都是白茶界的至寶。

懂它的人,自然能欣賞其中的特別之處。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