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與黃茶有什麼區別?《圖+文》

喝茶固然好,但是很少人有人了解不同的茶之間的區別。

按地域來說,茶大多都產自南方,所以南方人跟北方人比起來相對更喜歡飲茶。

對於北方的朋友們而言,如何分清茶與茶之間的區別,可就有點難度了。

今天就來說說白茶與黃茶的區別。

首先我們來介紹黃茶。

黃茶屬輕發酵茶類,加工工藝近似綠茶,隻是在幹燥過程的前或後,增加一道”悶黃”的工藝,促使其多酚葉綠素等物質部分氧化。

其制作過程最重要的工序在於悶黃,這是形成黃茶特點的關鍵,主要做法是將殺青和揉捻後的茶葉用紙包好,或堆積後以濕佈蓋之,時間以幾十分鐘或幾個小時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熱作用下進行非酶性的自動氧化,形成黃色。

黃茶是中國特產。

按鮮葉老嫩芽葉大小又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

黃芽茶主要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和霍山黃芽;如溈山毛尖、泉城紅、泉城綠、平陽黃湯等均屬黃小茶;而安徽皖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和廣東大葉青則為黃大茶。

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葉黃湯”。

湖南嶽陽為中國黃茶之鄉。

黃茶的制作過程如下:

1、殺青

黃茶通過殺青,以破壞酶的活性,蒸發一部分水分,散發青草氣,對香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悶黃

悶黃是黃茶類制造工藝的特點,是形成黃色黃湯的關鍵工序。

從殺青到幹燥結束,都可以為茶葉的黃變創造適當的濕熱工藝條件,但作為一個制茶工序,有的茶在殺青後悶黃,有的在毛火後悶黃,有的悶炒交替進行。

影響悶黃的因素主要有茶葉的含水量和葉溫,葉溫愈高,則濕熱條件下的黃變過程也愈快。

3、幹燥

黃茶的幹燥一般分幾次進行,溫度也比其它茶類偏低。

黃芽茶原料細嫩、采摘單芽或一芽一葉加工而成,主要包括湖南嶽陽洞庭湖君山的”君山銀針”,四川雅安、名山縣的”蒙頂黃芽”和安徽霍山的”霍山黃芽”。

黃茶中的名茶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霍山黃芽、溈江白毛尖、溫州黃湯、皖西黃大茶、廣東大葉青、海馬宮茶等。

我們來看看白茶:

白茶,屬微發酵茶,指一種采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捻,隻經過日曬或文火幹燥後加工的茶。

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質特點。

屬輕微發酵茶,是中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

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

主要產區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陽等地。

基本工藝包括萎凋、烘焙(或陰幹)、揀剔、復火等工序。

雲南白茶工藝主要曬青,曬青茶的優勢在於口感保持茶葉原有的清香味。

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質的關鍵工序。

白茶的制作過程如下:

1.采摘

白茶根據氣溫采摘一芽一葉初展鮮葉,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凈采。

芽葉成朵,大小均勻,留柄要短。

輕采輕放。

竹簍盛裝、竹筐貯運。

2.萎凋

采摘鮮葉用竹匾及時攤放,厚度均勻,不可翻動。

攤青後,根據氣候條件和鮮葉等級,靈活選用室內自然萎凋、復式萎凋或加溫萎凋。

當茶葉達七、八成幹時,室內自然萎凋和復式萎凋都需進行並篩。

3.烘幹

初烘:烘幹機溫度100-120℃,時間:10分鐘;攤涼:15分鐘。

復烘:溫度80-90℃;低溫長烘70℃左右。

4.保存

茶葉幹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內,放入冰庫,溫度1-5℃。

冰庫取出的茶葉三小時後打開,進行包裝。

白茶主要品種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和壽眉。

白茶和黃茶二者有什麼區別呢?

1.制作工藝不同,白茶不需要殺青、悶黃,跟黃茶比起來制作工藝更為簡單,較大程度上保留了茶葉的營養物質。

2.成茶和茶湯不同,就拿白毫銀針與君山銀針來說,白毫銀針色白有毫,君山銀針顏色偏黃,而且黃茶泡出來的茶湯要比白茶顏色要深。

3.產地不同,白茶主產於福建,產地具有局限性,而黃茶則多地生產種植。

本文來源:圖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