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吾雨茶課堂原創,首發於搜狐號
相信很多茶友都有這樣一種經歷,有時候在茶葉店喝白茶,覺得茶非常對胃口,很好喝,於是就買點帶回家。
明明同樣材質、同樣大小的蓋碗,同樣的桶裝水,店裡買的同款茶葉,可是味道完全不一樣。
甚至有時候疑心大起,懷疑店家調包,給的是不一樣的茶款。
這個時候店家就表示相當冤枉了,其實問題是出在沖泡方式上。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種白茶進階蓋碗泡法——熏泡法,希望能幫助大家沖泡出自己預想中的白茶味道。
熏泡法
不管那種沖泡方法,也不管沖泡的是那種白茶,泡茶的第一件事肯定都是『溫杯』。
先向蓋碗倒少許開水,將整個蓋碗燙一遍。
這不僅僅是為了洗去蓋碗表面的浮塵、清除茶具的異味,更是為了讓所泡的茶,能更好的釋放茶香,保證茶味純正。
『溫杯』後,就可以取適量的茶葉放入蓋碗中沖泡了,一般120ml的蓋碗放5g白茶就可以了。
泡白茶的註水方式有很多種,不同的註水方式影響著茶葉內質的浸出速度。
熏泡法用的是其中的單邊定點式註水的沖泡方式。
以6點鐘方向為定點,大概在蓋碗上空15厘米左右處,沿蓋碗杯壁緩緩註水,水流要緩和,不能過粗、過快,否則熱水會翻動茶葉,增加茶與水的接觸面積,從而影響茶湯的滋味香氣和耐泡度。
註水時,熱水下沉,水貼著蓋碗杯壁直接沖向杯底中央,散茶白茶茶葉較輕,茶葉上浮,漂在水面上。
這樣的沖泡方式,能讓熱水最開始隻與茶葉底部接觸,而上部的茶葉不會被熱水澆透,避免熱水直接沖擊對茶身造成物理傷害。
蓋上杯蓋後,靜置10-15秒,等待熱蒸汽貫穿茶葉,讓熱水與蒸汽浸出茶葉內的滋味物質和香氣物質,最後出湯。
第二、三道茶湯的泡法參照第一道的方式,再根據個人的口感喜好適當調整坐杯時間。
熏泡法好處
熏泡法比較適合沖泡銀針、牡丹這樣的高等級白茶。
銀針、牡丹這樣的高等級白茶選用的原料基本都是清明前後的茶青,作為一年中茶樹最先抽出的細嫩芽葉,它們最鮮明的特征就是芽葉滿披白毫,而且十分柔嫩。
沖泡這樣的白茶,用熱水直沖會一下子帶走大量芽、葉上的白毫,使白毫大量溶於茶湯中,造成前一兩泡茶湯異常『渾濁』,而後面幾泡就幾乎看不到白毫,非常影響白茶的香氣、滋味體驗。
這個時候熏泡法的優點就體現出來了,熏泡法的註水方式是貼著蓋碗杯壁註水的,不會直沖茶葉本身,在避免熱水直沖對芽葉造成損害的同時,也讓高等級白茶的白毫得以慢慢自然流落,循序漸進,使沖泡出來的茶湯更鮮甜、醇爽,更有層次感;也讓茶更加耐泡,不至於前一兩泡就把所有的滋味物質都泡出來,後幾泡就沒了滋味兒。
熏泡法還有一個 好處,由於沿著蓋碗杯壁註水,不直接澆到茶葉上,因此可以用更高的溫度的水來沖泡,即便沖泡銀針、牡丹這類細嫩的高級白茶,水溫也不用限制在90-95度左右。
更高的水溫能更好的激發出白茶的香氣物質,也能加快白茶內質的析出,做到茶香入水,泡出來的茶湯也更為甘甜醇爽。
熏泡法會導致茶湯滋味不一?
有的茶友可能會疑惑,僅僅隻是茶葉底部和熱水有接觸,會不會使沖泡出來的茶湯太淡了,沒茶味?
而且茶葉隻接觸到上部的熱水,那麼蓋碗中茶湯的濃度不是就上下不一致了?
下面我們來一一說明。
第一、 用熏泡法泡茶,茶並不是一直浮在水面上的,茶與水的接觸面也不是一直不變的。
隨著沖泡次數的增加,熱水與茶葉的接觸面也會越來越多,茶葉逐漸下沉,最後茶葉也是會完全與水交融在一起。
但是沖泡過程中,茶與水的接觸程度的變化,可以讓泡茶者更好的控制茶湯濃度,讓茶湯更有層次感。
第二、 第一泡時,雖然茶隻有底部會與熱水接觸,但是在正常情況下第一泡茶葉的內質是完整的,沒有被消耗,是茶內質最豐富的時候。
即使這個時候,茶與水的接觸面積很小,但是在熱水和蒸汽的熱度下,經過10-15秒,已經完全足夠茶葉釋放出適量的內質,保證茶湯有足夠香氣、滋味。
隨著沖泡次數的增加,雖然茶葉的內質逐漸被消耗,但是茶與水的接觸程度也逐漸增加,坐杯時間也在逐漸增加,也能保證在整個沖泡過程中,茶湯的滋味保持穩定,這樣茶也會變得更加耐泡。
第三、 使用熏泡法泡茶,在前兩三泡,確實茶葉內質會最先溶於熱水上部,導致蓋碗內上部份茶水濃度比下部份的高。
但是我們用蓋碗泡茶的時候,會先把茶湯倒進公道杯中,這樣上下兩部分的茶水就會融合在一起,使茶湯濃度變均勻,也就不會影響白茶的品飲體驗。
吾雨提示
蓋碗泡茶是一個技術活,不然也就不存在專業的茶藝師了。
想要泡出一壺好茶,更不是看幾篇專業泡茶文章、聽幾位專業茶藝師講授就能掌握的。
而是要在自己多了解、多看、多讀茶知識基礎上,通過多喝、多自己上手沖泡,去摸透、泡懂你泡的那款特性,從而根據每款茶的獨特茶性,再去適當調整泡茶細節,這樣才能完美的泡出茶最深層次的滋味。
原創聲明:本文由吾雨茶課堂原創,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發分享,轉發分享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