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問題帶您讀懂信陽白茶!。《圖+文》

說起這些年討論度最高的茶,那自然是要屬白茶。

一句『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在茶界中廣為流傳。

一時間,仿佛街頭巷尾都在談論著白茶。

曾幾何時,白茶被人與綠茶混為一談,能夠深入了解它的少之又少。

那麼今日,當我們在談論白茶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2>

時至今日,依然有人將屬於綠茶類的安吉白茶與白茶混為一談。

這也就說明了,人們對它的歷史、品類、工藝並不是特別的了解。

那麼今天,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來深入了解一下白茶。

一、歷史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唐朝陸羽所著的《茶經》之中,其記載『永嘉縣東三百裡有白茶山』

要論明確記載,要屬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

其條敷闡,其葉瑩薄,林崖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

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胯(銙)而已』

在專家研究後稱,當時宋代的皇家茶園是設在福建北苑地區《也就是現在的福建建甌地區》,書中所載的白茶並非人為種植,而是野生的白茶。

而說到白茶的加工制作方法的正式形成,要追朔到清嘉慶年間《約1796年》。

據福建茶史記載,當時紅茶市場不暢,積壓嚴重,茶農們將大白茶制成白毫銀針茶品,改制白茶外銷。

如今白茶的制作工藝就是自清代流傳下來的。

二、品類

說起信陽白茶的品類,大家都能知道有明前白茶、雨前白茶、春尾白茶和白露茶,但初入門的新手們大多不太會區分它們。

明前白茶

明前白茶,簡稱清明茶,又叫白芽,因其白毫密披、色白如銀而得名,其香氣清新,湯色淡黃,滋味鮮爽,是信陽白茶中的極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稱。

明前白茶根據采摘時節和品質的不同劃分為貢品芽、特級、一級、二級、三級。

由於鮮葉原料全部采自信陽大白茶樹的肥芽,其成品茶,長二、三厘米許,整個茶芽為白毫覆被,銀裝素裹,熠熠閃光,令人賞心悅目。

沖泡後,香氣清鮮,滋味醇和,杯中的景觀也使人情趣橫生。

雨前白茶

雨前白茶是谷雨季節采摘的嫩芽葉,沖泡後綠葉托著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

雨前白茶是采自信陽大白茶樹的短小芽葉新梢的單芽、一芽一葉至三葉制成的,是信陽白茶中的上乘佳品。

信陽民間對於雨前白茶的等級劃分:單芽的為雨前特級,一芽一葉雨前白茶為一級,一芽二葉為二級,一芽三葉則為三級。

春尾白茶

春尾白茶,有時又被稱為尾茶,是信陽白茶中產量最高的一個品種,其產量約占到了信陽白茶總產量的一半以上。

它是以菜茶茶樹的芽葉制成,這種用菜茶芽葉制成的毛茶稱為『小白』,以區別於信陽大白茶。

白露茶白茶

白露茶白茶是用采自菜茶(信陽茶區對一般灌木茶樹之別稱)品種的短小芽和信陽大白茶片葉制成的白茶。

通常,白露茶和寒露茶所采摘的芽或葉制成的信陽白茶也很好,價格相比明前茶實惠,白露茶是信陽當地茶農常喝的信陽白茶。

香氣悠揚,口感醇厚,回甘明顯。

三、工藝

信陽白茶的工藝分為傳統工藝和新工藝白茶。

如今市場上較多的都是采用傳統工藝。

傳統工藝制作白茶的主要流程有:采摘、攤晾、萎凋、日曬、烘幹等。

這個過程中不揉不捻,最大程度的保持了茶葉的本來面貌。

而新工藝白茶,則是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加了一個揉捻的過程。

<3>

信陽白茶的熱度還在持續上升,它的故事還在不斷的被書寫。

了解到以上這些要點,你可以加入到信陽白茶的討論大軍之中啦~

信陽白茶是經得起時間考量的好茶,在於它深入接觸後,相信你也一定會愛上它。

如果您還想諒解更多的信陽白茶知識,可以搜索『信陽白茶網『http://xybai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