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泡白茶時,茶水分離有益健康?《圖+文》

前幾日與朋友相約喝茶,問我泡茶到底要不要『留根』,有人告訴他健康飲茶要『茶水分離』,我們便開始探討關於泡茶『留根』的問題。

所謂留根,是指每次出湯時都會留一部分茶根在沖泡的器具中,也就是我們說的湯底,然後再註水沖泡下一道 茶,其目的是為了讓上一道茶湯的味道得以延續,滋味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這種泡法多用於沖泡滋味浸出率很高,並且不怎麼耐泡的茶,這樣茶湯的味道就不會開始很濃,幾泡之後就變得寡淡無味。

至於留多少茶湯,要看其茶性和投茶量來決定的,有出六分留四分,也有出七分留三分的。

當然,並不是所有茶葉都需要留根的泡法。

如果是用玻璃杯泡綠茶、白毫銀針、白牡丹的時候,我們會留下一部分的茶湯,為了延續前一道茶鮮爽甘醇的味道,均勻茶湯濃度,避免幾泡之後便宛如白水。

但如果用白瓷蓋碗泡白茶,是不建議茶友們用留根的泡法的。

白茶的最後幾滴是精華,如果沒有將茶湯倒盡,茶湯濃度會不夠。

如果用了留根泡法,茶葉一直泡在水裡,等到下一泡茶的時候,就極有可能出現泡的過久使茶湯變得苦澀的情況。

所以,留根泡法不止要看茶葉的特性,還得看用的器具。

除了玻璃杯,用大壺泡花茶或者紅茶時,也可以用留根泡法。

一大壺水悶泡茶葉,浸出率估計會達到80%,或許更高,如果不留下一部分湯底的話,估計第二壺茶就沒有想喝的欲望了。

那煮茶的時候要不要『留根』呢?

我們以煮老白茶為例,首先,我們知道煮茶就是把茶煮著來喝,在煮茶的過程中,茶和水直接接觸,經過短時間的沸騰,茶與水充分融合,茶葉內的物質也充分析出,溶於茶湯。

如果每一壺茶都把茶湯倒幹凈,茶湯濃度會下降的很快,很可能出現第一壺茶帶有濃鬱的棗香、藥香,第二壺茶隻剩下粽葉香,到第三壺茶的時候,口感就會清淡沒有太多的滋味了。

反之,每次出湯時,我們不要把茶湯倒盡,留下一部分茶根再去續水,這樣每一壺煮出來的老白茶,就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滋味甘醇、柔和。

我們沖泡茶葉時,可以根據茶葉的茶性和器具的選擇,善用留根泡法,讓茶葉變得更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