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茶圈內有很多人議論,覺得綠茶不耐泡。
比起巖茶和普洱,大部分綠茶用玻璃杯泡,隻能泡1-2次。
第一杯茶,清香鮮爽。
再次續水,準備泡下一杯。
泡出來的茶水,立馬就變淡了。
一前一後的茶味對比,堪稱是斷崖式下降,太不耐泡。
有些茶客,將原因歸結為綠茶原料普遍細嫩,采摘細芽嫩葉為主。
不像普洱茶、武夷巖茶,葉片粗大,茶味更耐泡。
殊不知,這樣的猜想屬於『想岔了』。
茶葉圈子裡,少有老茶客直接用玻璃杯泡巖茶或普洱,而是用蓋碗或茶壺,按功夫茶的泡法,逐次沖泡為主。
110毫升蓋碗泡巖茶或生普,投茶量是8克。
但玻璃杯泡綠茶,茶水比例大不相同。
上次在梅家塢喝茶時,當地茶農給我們遞來兩杯龍井。
泡法也很簡單,往玻璃杯內扔下一小撮茶,註入熱水。
由於玻璃杯泡茶,茶葉一直浸在水裡。
茶水不分離狀態下,茶味物質會源源不斷浸出,直到耗盡。
為避免茶味過濃,投茶量宜少不宜多。
連泡法都不同,就直接認定綠茶不如巖茶、普洱耐泡,這樣的定論一點也不嚴謹,不可輕信。
A茶與B茶之間,誰能耐泡,沖泡前提要一致。
相同茶具、相同水溫、相同浸泡時間……
定量相同,才能得出有效結果!
另外,六大茶類裡,並非是原料粗老的茶葉就一定耐泡。
影響茶葉耐泡表現的原因,隨便舉例,就不低於以下4種。
《2》
一、采摘老嫩程度。
采茶,不是一味采越嫩越好,更不是采越老越好。
而是講究實際恰到,水到渠成,老嫩適中。
不同茶葉,有著不同的采摘指標。
比如,白毫銀針要采特定樹種的粗壯單芽,一旗一槍特征顯著,芽頭不能太瘦。
比如,太平猴魁雖是綠茶,但外形一點也不細嫩,采摘有一定成熟度的鮮葉為原料。
又比如,武夷巖茶要求開面采,肉桂的標準青葉是中小開面,水仙的標準茶青是中大開面,各不相同。
之前聽來這樣的說法,巖茶之所以耐泡,是因為它們的原料粗老。
事實上,這種觀點太離譜。
武夷巖茶達到特定成熟開面後,要盡早盡快安排工人采茶。
黃金采茶窗口期,也就那麼短短幾天。
時間一過,青葉略微『老』了幾分,會影響品質。
原則上,茶青鮮葉采摘過老,還會出現不少問題。
揉捻時,老葉片纖維較粗,缺少彈性,難以揉捻成型;
泡出來的茶湯會味薄寡淡。
按老茶客的說法,是粗老味明顯;
粗老葉片的內在茶味流失嚴重,反而會導致茶味不耐泡,滋味斷層明顯,表現差勁!
《3》
二、茶葉整碎程度。
大致規律是,葉片越完整,茶葉越耐泡。
反之,碎茶普遍存在不耐泡問題。
前段時間和茶友聊天,那位從國外回來的茶友觀察到,外國人在喝紅茶時,幾乎沒有洗茶的說法,這是為什麼?
一方面是因為飲茶文化差異。
國外喝茶,大多求簡。
用玻璃杯、馬克杯、大杯泡茶為主,精細化功夫茶泡法並不流行。
大杯隨意泡茶,主要是為了喝點有茶味的水解渴,自然沒人在意洗茶。
另一方面,外國人愛喝的紅茶,大多是紅碎茶。
制茶時,將紅茶切碎後,再裝入茶包內。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某頓』。
甚者現代生活裡,陸續還有不少紅茶粉、速溶茶粉的出現。
紅碎茶也好,速溶茶粉也罷,它們隻供『一次性』沖泡。
茶味浸出速度極快,泡出一杯後,壓根泡不了第二杯,何談洗茶?
考慮到,碎茶的茶味浸出速度快。
茶友們在遇到碎茶時,沖泡方法需要適當調整。
撬碎的熟茶、沱茶等,沖泡時少不了用茶濾過濾;
浸泡時間上,盡快出湯,快速茶水分離,才能避免茶味泡濃;
茶葉碎掉後,只要儲存到位,茶味並不會改變,不宜隨意浪費。
若覺得碎茶沖泡麻煩,可以到網上買點茶包袋。
裝入適當碎茶後,綁緊袋口。
不論出門喝茶,在辦公室喝茶,或者放進煮茶壺去煮茶。
這些些攜帶方便的碎茶包,都大有妙用!
《4》
三、茶樹生長環境。
『高山雲霧出好茶』這句話,茶圈內早已傳遍。
但見過有人這樣曲解高山茶的含義。
認為海拔高度越高,產出來的茶葉品質越好。
種植在1500米的高山茶,才能具備突出的茶香、茶味、韻味。
這一聽就太片面了。
去一趟西湖龍井產地,自然就能知道答案。
江浙一帶,地形以丘陵為主。
放眼看去,海拔高度能超千米的山,寥寥無幾。
更別提1500米的茶山了,這根本不現實。
而雲貴高原一帶,本身的地勢就偏高,找出千米以上的茶園,不算稀奇。
但兩者之間沒有絕對可比性。
因為,喝茶要追求務實。
茶園產地環境好,不是盲目衡量海拔高度,還得看綜合因素。
要不然,按照『海拔越高,茶葉品質越好』的歪理。
世界第一高峰,毫無疑問是珠穆拉瑪峰。
但珠峰再高,氣候過於嚴寒,上面種不了茶,也產不了茶,又有何意義?
判斷一款茶葉品質好不好,內質是否充足,耐泡不耐泡。
從產區環境上,得觀察這樣的具體指標。
溫差適中、日照時間適宜、漫射光多、土壤疏松富含養分、水汽充足、有雲霧滋潤、空氣質量好、生態植被多樣化、有溪流等水源補充……
方方面面有利因素相加,才能有利茶葉先天茶味物質積累。
產區綜合環境越好,才能產出又好喝、又耐泡的好茶!
《5》
四、制茶工藝水準。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不同茶葉之間,綠茶、紅茶、白茶、巖茶、普洱等,都有不少細致入微的制茶加工講究。
若是制茶時,出現嚴重敗筆。
肯定會損耗茶味,導致不耐泡。
比如,炒青失敗,出現焦底的炒青綠茶;
比如,攤晾不及時的白茶,往裡伸手一摸,鮮葉已經發熱。
錯失制茶良機後,做出來的白茶成品會不鮮爽、不鮮香、也不耐泡。
又比如,焙火過頭的病火茶。
早些時候,有茶友留言。
『巖茶輕火的喝著沒意思,還得選焙火足的茶,才更耐泡』
其實,巖茶耐泡與否,和焙火無關。
只要品質好《山場正、做青到位、焙火到位》,不論焙火程度是輕火、中火、足火,都一樣耐泡!
《6》
之前還有茶友反饋過這樣的怪現象。
有位外地茶友從網上買了一份傳統足火水仙,拿回家後發現,前幾沖的味道太重了,自己喝不來。
泡茶時,第一道洗茶沒喝,聞起來有煙熏火燎的味道。
像是什麼東西被烤焦了,焦糊味重。
茶湯入口有澀麻感,喝茶覺得口幹。
連泡4-5沖後,茶味逐漸泡淡,尾水喝著還勉強能入口。
奇怪的是,連續泡了7、8次後,茶味已經淡下去,茶湯顏色依舊很深,這樣的傳統巖茶還真的挺耐泡。
聽完茶友的描述,感覺不妙。
這根本不是傳統工藝茶。
也不是足火巖茶的正常表現。
出現焦糊味,並且湯色深,看起來像『醬油湯』的巖茶, 屬於焙火不當,將茶焙焦的產物,不宜多喝。
隻有湯色深,但茶味寡淡不堪的茶葉,算不上真正的耐泡!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