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酸、白茶酸、巖茶酸,圍繞茶葉酸味的真相,哪些是正常的?《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上禮拜剛收到一條新留言。

『剛買到手的紅茶,湊近聞幹茶有點酸,正常嗎?

聽起來,這不像好苗頭。

幹茶上能聞出明顯酸味,證明茶葉內在變質情況非常嚴重。

病入膏肓,不適合再喝。

輕微變質的紅茶,不會將『病症』暴露得這麼明顯。

隻有輕微受潮、輕微酸敗的紅茶,外在仍舊有一定迷惑性。

直接聞幹茶,不顯山不露水。

沸水沖泡後,揭蓋趁熱聞,或者端起蓋碗聞葉底。

哪怕這款紅茶有一分一厘的酸味、悶味、怪味,都會暴露無遺。

平日喝茶之前,用這個法子去檢驗一款茶的品質,『驗貨』精準程度會更高。

不過,也有茶友進一步追問。

『《幹茶發酸的紅茶》過一段時間酸味又沒有了呢?

該怎麼解釋?

這不奇怪,酸味在後期逐漸消失的紅茶算無症狀變質茶,本質上也不適合喝。

紅茶自身的變質酸味,有可能在後期慢慢散掉,令人不易察覺。

但破鏡難重圓,內在受損變質的茶味,已經無法挽救了。

即便勉強泡來喝,喝入一口,不香、 不醇、不滑,沒有回甘生津。

喝著茶味寡淡,隱隱藏著雜味的茶水,毫無可取之處,喝著又有什麼意思?

《2》

好端端的紅茶,為什麼會生出酸味?

原因離不開兩點,制茶不當或倉儲不當。

制茶加工期間,采下來的茶青鮮葉,若是沒有及時處理。

放任這些新鮮茶青,一直悶在一起。

悶久之後,又悶又熱的環境下,最底部的茶青會被悶壞,發出不新鮮的酸味和悶味。

類似買了大量綠葉蔬菜後,沒有及時吃掉。

悶在冰箱冷藏時間太久,菜葉子會被悶出微微酸味。

回顧紅茶的基礎制茶工序,離不開萎凋、揉捻、發酵、幹燥等。

除了加工不及時,沒有盡早將茶青攤開萎凋外。

發酵環節,溫度過高、時間過長、缺乏空氣流通等。

也會因為發酵不當,導致茶葉產生酸敗,發出酸味。

這樣的酸味紅茶,工藝不精,不值得入手。

不過平日買茶喝茶,經常能遇到類似情形。

一袋子紅茶買到手後,拆開聞了聞,沒有酸味。

泡開試喝,一切正常,沒有任何異樣。

但放了一段時間後,再次打開,茶味怎麼變酸了?

這證明存茶工作沒到位,沒有嚴實防潮,導致紅茶裡面進了不少水汽。

在水汽誘導下,極其容易生出發酸、偏悶、低沉的氣味!

制茶不當與受潮變質導致的紅茶發酸,尚且能讓人理解。

最讓人想不明白的地方是,有時候泡同一款紅茶,80℃左右的溫水沖泡,茶味不酸,但沸水泡茶酸味明顯。

這是怎麼了?

難不成,說明紅茶不適合沸水沖泡?

非也,應該這樣來理解。

沸水泡茶,能充分激發出好茶的香氣滋味。

也會暴露出劣質茶的苦、澀、酸、雜味、怪味等諸多缺陷。

沸水泡茶發酸,證明這款紅茶內部藏有酸味物質,不適合再喝。

品質過硬的紅茶,不論什麼樣的水溫,都不會泡出酸味!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3》

聊到巖茶的酸味,故事有很多。

武夷酸、新茶吐酸、果酸、悶酸、酸澀、酸臭、陳茶酸……

各式各樣的名義,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下面挑幾個代表性的內容,重點細說。

巖茶喝著有酸味,是因為武夷酸嗎?

事情沒那麼簡單,武夷酸在巖茶內部的含量,微乎其微。

喝茶時,武夷酸的存在感,很難令人察覺。

喝到一泡優質巖茶,會讓人感覺湯水稠滑、茶味甘潤、醇厚飽滿、回味持久,壓根不會注意這點一滑而過的微微酸。

換句話說,如果你在喝茶感覺酸味特別明顯,這肯定不是武夷酸!

另外,新巖茶與老巖茶的酸味成因,得稍作區分。

剛買到手的新茶,泡開後,發現酸味明顯。

需要逐項排除,找對真相。

有可能是制茶不當。

攤晾不及時、走水不順、發酵過頭導致的酸味。

這種工藝糟糕的巖茶,除了酸味外,茶味入口不爽口、滋味單薄、香氣寡淡,問題多多。

集中了好幾個缺點,不值得原諒。

有可能是新茶的尷尬吐酸期。

剛焙出來的新巖茶,除了要吐火褪火外,還伴隨著吐酸。

處於吐酸期的巖茶,分辨起來不難,除了前3沖茶湯入口略帶酸味外,其餘方面還算正常。

好茶應有的香氣、滋味並不受影響。

存放一段時間後,這股酸味就會消失。

還有可能是沖泡不當,導致的悶酸。

例如,蓋碗泡巖茶時,底部茶水沒能及時瀝幹。

又或者,一泡茶剛泡了3-4沖,臨時有事需要離開,隔了好幾個小時再回來繼續泡茶。

長時間靜置後,好茶容易被悶出幾分類似悶酸的怪味。

建議泡茶時,出湯要幹脆利落,徹底瀝幹。

喝茶最好連貫式沖泡飲用,現喝現泡,風味才更好!

最後,對於茶味發酸的老巖茶,這多半不是好征兆。

背後十有八九是儲存不當,茶葉受潮,因為酸敗引起的怪味。

從喝茶體驗看,市面上的優質老巖茶,少有又少。

考慮到老巖茶『水太深』,普通茶客不建議貿然嘗試。

喝巖茶,才是趁著新茶褪火後及時飲用為好!

《4》

老白茶的梅子酸,圈內爭議眾多。

六大茶類裡,綠茶黃茶倒是很少看到『茶味發酸』的投訴。

在老白茶、老巖茶、老普洱裡,經常能遇到關於酸味的爭議。

對此有人解釋成,綠茶黃茶提倡趁鮮喝。

綠茶不適合久存,放太久反而鮮味下降。

再加上,綠茶是不發酵茶,市面上常見的炒青綠茶,趁早喝不擔心茶味會發酸。

除非你買了一大袋綠茶回去,拆開包裝試喝,隨手將袋口一團就放進冰箱裡。

沒能真空密封下,冰箱內部的水汽雜味容易侵入其中,才會導致好端端的綠茶生出酸味、悶味等一系列怪味,原本的清新鮮香風采徹底走樣。

這番話聽著,倒是有一定道理。

但老白茶的酸味,可不能片面理解成存放時間太長,沒有趁早趁鮮及時喝。

發出所謂梅子酸味的老白茶,是存茶不當的產物。

優質老白茶,風味甘香醇厚,和酸味壓根不沾邊。

所謂的梅子酸,壓根就不是什麼難得的陳化香型。

要不信,找一款新白茶《沒有任何酸味》,做個小實驗。

敞開包裝,任水汽侵入,不做任何防潮措施。

等不了多久,就能收獲所謂的梅子味白茶。

變質發酸的白茶,已經沒有飲用價值。

看清真相後,所謂的梅子酸老白茶,實質不過一地雞毛!

《5》

茶圈主流審美裡,不包括酸味。

喝綠茶,追求清新、鮮香、爽口。

喝紅茶,貴在清甜、飽滿、柔潤。

喝白茶,以鮮醇甘爽、毫香蜜韻、回味雋永為上。

喝巖茶,重在巖骨花香、香清甘活、有香有水有韻味。

翻遍所有的茶葉審評文件,酸味都屬於負面滋味。

酸溜溜的氣味,與好茶的曼妙風情,毫不匹配。

喝茶時,千萬別輕易相信那些美化之詞。

所謂的梅子酸、果酸、酸香等,不過是刻意美化遮掩罷了。

如果實在想喝點酸湯開胃,可以切點檸檬泡水。

既省錢,又方便。

遠比那些來路不明、茶味怪異、滋味發酸的問題茶,更有益身心!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