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放1年以上的茶葉,無論綠茶、白茶、紅茶,都會不鮮爽?《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昨天遇到了一位茶友。

他說,他很排斥喝老茶,基本上所有茶都是當年馬上喝掉。

村姑陳又驚訝又喜悅,此乃茶圈的一股清流啊。

眾所周知,如今市場上,幾乎人人都在『追老』。

不管是喝綠茶、白茶、紅茶還是巖茶,年份都成為了考量的條件之一。

《綠茶說:我明明是要趁鮮喝的,老綠茶是個什麼鬼?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能保持清醒的人,實在是太難得了。

正所謂,『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這類有識之士,請多來一些。

然而,茶友接下來的一番話,卻打破了我們的臆想。

『我家裡的綠茶、白茶、紅茶,只要存放1年以上,就會失去鮮爽感,變得不好喝,所以要快點喝完……』

呃,這是哪裡來的怪理論?

如果單說綠茶,那還情有可原,畢竟人家的保質期很短。

可拉上白茶和紅茶,就有很多人不同意了。

存了3年以上的老白茶,鮮爽感還是很明顯的好嘛!

《2》

某天整理倉庫的時候,隨機選了泡老白茶。

於是就看到,在一個不近也不遠的位置,擺著一箱2019年的白露茶。

沒有壓成餅,三年來都是以散茶形態存放著。

要知道,老白茶本就不多,壽眉散茶更是少之又少。

很多商家為了節省倉庫空間,便會在每年上新茶的時候,把蓬松的壽眉散茶拿去壓餅。

如今,年份老的壽眉散茶,也屬於稀有產品。

小心翼翼地稱了5克出來,用蓋碗沖泡。

剛一出湯,就被清新馥鬱的香氣所吸引,妥妥就是老白茶散茶最正常的狀態,花香明媚,木質香沉穩,藥香清鬱。

更重要的是,它依然維持著『鮮香醇爽』的風味。

雖然距離當年,已經過了3年,但成為老白茶之後,茶湯裡的鮮爽感仍然存在著。

這便從側面證明了,那些能夠提供鮮爽、清甜的茶氨酸物質,還留在茶葉的體內。

在慢慢老去的過程中,物質轉化是循序漸進的。

而不是像做舊茶那樣,高溫高濕,快速破壞養分,使得茶葉面目全非。

所以,說老白茶沒有鮮爽感,實在是誤會太深了。

更何況,才區區1年,白茶的『茶生』才剛剛開始。

眾所周知,白茶是一種能夠長期儲存的茶類。

由於工藝簡樸,以萎凋和幹燥為主,不殺青也不揉捻,故而白茶能夠越陳越香。

不像綠茶那樣,花期短暫。

綠茶有殺青,不發酵,因此保質期隻有1年左右。

為了盡可能多地品嘗到鮮爽感,確實應該趁早喝,當年內喝完。

否則,時間一長,綠茶容易被氧化,漸漸散失鮮爽感。

反觀白茶,為茶葉提供鮮爽感的茶氨酸物質,並不會隨著時間發生斷崖式地改變。

參考福建農大周瓊瓊等學者的文章,《不同年份白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分析》。

其中,以高級白牡丹為實驗對象,分析了它在不同的年份下,體內物質如何變化。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在某度上搜索》

根據數據可知,白茶在陳化的過程中,茶氨酸的總量並不會大幅度減少。

明顯減少的物質,是茶多酚和咖啡堿。

故而,老白茶喝起來依然鮮爽,且苦澀感低,更加甘甜。

另外,老白茶的鮮爽感確實比不上新白茶。

究其原因,是轉化出了更多的營養物質,如黃酮類物質。

在喝老白茶時,更多感受到的是醇厚、柔潤、飽滿、富有漿感,而鮮爽感則被大家所忽略了。

鮮爽感沒有消失,隻不過它甘願成為綠葉,默默陪襯。

《3》

紅茶,同樣會有鮮爽感。

或許會有看官覺得奇怪,紅茶不是全發酵嗎,哪來的鮮爽感?

平時,我們最經常在綠茶和白茶身上,提到『鮮爽』二字。

其中,綠茶是不發酵茶,白茶是微發酵茶。

由此,形成了一種刻板印象,似乎隻有發酵程度比較低的茶類,才會和鮮爽掛鉤。

而發酵程度高的茶類,就基本和鮮爽無緣了。

實際上,這也是一個誤會。

前面提到過,茶葉當中的鮮爽感,主要由茶氨酸提供。

只要紅茶的品質足夠好,茶氨酸的含量足夠高,喝起來就會有鮮爽感。

比如,來自桐木的紅茶,不論是正山小種還是金駿眉,都帶有鮮味。

但不可否認,紅茶的鮮爽感,並沒有強過綠茶和白茶。

原因是,在紅茶制作的過程中,接觸到了一定的溫度和濕度,產生了發酵反應。

隨著發酵程度逐步加重,就會出現果香、蜜香、甜香等香型。

紅茶身上濃鬱的果香,便是依靠工藝得來的。

與此同時,茶氨酸也會有一定的損耗。

不過,它仍然是含有茶氨酸的,即使少了,也不是一點都沒有。

只要存在著茶氨酸,並且十分充足,就不容易在發酵的時候被損耗殆盡。

正常來說,紅茶的保質期在3年以內。

品質好的紅茶,在這段時間內去喝,基本都能體驗到比較明顯的鮮爽感。

當然,不同的紅茶之間,因為工藝的差別,風味也各不相同。

鮮爽感,可以看作是對好紅茶的額外加成。

《4》

為什麼有的白茶、紅茶,1年以後就不鮮爽了?

最常見的原因,是儲存不當。

好茶難得,但更難的是儲存。

市面上的紅茶,大多是泡袋裝為主,已經用機器做好了密封。

因此,只要存茶的環境幹燥,基本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但對於白茶而言,儲存非常關鍵,決定著其未來的走向。

密封、幹燥、避光、陰涼、無異味,是保存白茶的11字箴言。

三層包裝法,能夠為茶葉抵禦外界大部分的幹擾,包括水汽、異味等。

可如果在存茶的時候,不注意密封,經常開箱,就會讓茶葉受潮變質。

來自外界的空氣,順著縫隙進入箱子內部,與茶葉親密接觸。

久而久之,白茶的含水量驟增,養分被水汽破壞,逐漸走向發黴。

所謂的鮮爽感,更是消失得無影無蹤。

當然,也有可能是在茶葉制作的時候,含水量就不達標。

過多的水汽,在日久天長地儲存過程中,與氧分子不斷接觸和交換,破壞鮮爽感。

不僅如此,還會生出各種雜味和異味,讓湯水變得淡薄。

存壞的茶葉喝起來,空洞無物,味同嚼蠟。

除了一點點茶味,就再也沒有更多的滋味了。

《5》

六大茶類,各有各的風采。

而凡事都有相似性,好茶之間的特點也是相通的。

優質的茶葉,出身好,工藝正,儲存佳。

所以,茶氨酸的含量沒有被過多地折騰和消耗。

品飲者在喝茶的時候,才會自然而然地嘗到鮮爽感。

反之,那些產區不正,工藝不好,儲存也馬虎的茶葉,就別指望它們擁有太多的營養了。

能泡出茶味,就已經及格了。

就算沒有鮮爽感,也不足為奇。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