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明前茶,最早是江浙一帶的綠茶概念。
指清明之前采摘的綠茶,在當地屬於春茶明星。
後來,明前茶才在茶圈內,逐漸普及出來。
但不是所有的茶葉,都信奉明前茶為尊。
即便同為綠茶,也不例外。
若不信,大家可以去查一查海南的白沙綠茶什麼時候開采?
長夏無冬的特殊氣候下,那裡的綠茶早在12月就開始采茶。
然而,這類超級早采的綠茶,在茶圈內知名度卻不高。
可見,春茶采摘也不是越早越好。
區域不同,氣候不同,制茶規律不同,沒辦法一刀切。
包括其它茶葉也是如此,在買茶時,或許你能遇到明前小赤甘《紅茶》、明前白牡丹《白茶》等。
但在烏龍茶裡,卻極少有明前一說。
對比下來,談到春茶采茶,適度更可貴。
《2》
春茶不是采越早越好,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
但誰也沒法否認,明前茶這一IP在茶界的瘋狂走紅。
江浙一帶,流傳有『明前茶,貴如金』的民諺。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每一年在追新茶的熱潮裡,明前茶都是當之無愧的當紅明星。
而明前茶能在江浙一帶走紅,原因有很多。
比如,采摘時間早、產量低、養分充足、外形細嫩、茶味鮮爽無比……
清明前後,北緯30度左右的茶葉產區,氣溫仍舊偏低。
早春時餘留的料峭春寒,還未徹底消散。
此時,茶樹們正在陸續蘇醒過來。
沐浴在柔和的春光下,發芽長葉,發出新綠。
清明之前,氣溫尚未全面回暖,茶樹枝梢間可采的茶青數量較為有限。
但這些細嫩芽葉內部,蘊藏著茶樹經歷漫漫長冬修煉後,沉淀下來的養分。
再加上,適度的低溫天氣,利於茶樹新梢的持嫩。
持嫩,即保持理想的嫩度。
這種嫩生生、水靈靈的新鮮茶青內部,茶氨酸含量可觀。
豐富的茶氨酸,能夠讓這些明前春茶喝起來特別鮮爽、爽口、清潤。
喝茶愛喝『鮮』的茶客,不該錯過這樣的風味。
《3》
春茶裡,明前茶與雨前茶的時間是相連在一起的,一前一後登場。
以清明這個節氣為跨度。
清明之前采的,算明前茶。
清明之後,谷雨之前,則是雨前茶。
雖然春茶圈子裡,明前茶廣受追捧,但有一說一,雨前茶的表現也不差。
和其它春茶有所不同,雨前茶本身擁有3大看點。
首先,生長期水汽滋潤充足。
谷雨的『雨』,擁有滋潤萬物的力量。
過了清明後,雨水滋潤增多,氣溫日愈溫暖。
熬過寒冬後,首度迎來的『雨熱同期』對春茶生長大有益處,茶青鮮葉能出落得更水靈,養分含量足。
其次,谷雨時節,冷暖適中。
到了谷雨,已是暮春。
彼時的氣溫,既不寒冷,也不燥熱,而是冷暖適中,茶樹生長狀態很愜意。
生長期的自然優勢積累下,雨前茶的香氣更甜美,茶味更甘潤,別有特色。
最後,『慢養』優勢。
之前在武夷山和茶農吃飯時,對方介紹過當地的黑豬肉。
因為慢養的緣故,出欄慢,風味物質積累多,口感更獨特。
其實在春茶裡,和明前茶相比,雨前茶的生長期更充裕。
葉片發育更成熟,風味積累時間充足。
愜意『慢養』過後,茶湯滋味自然更甘醇、柔和、飽滿。
可以說,明前茶雖好,但雨前茶也不差。
《4》
之前的文章裡,分享過一個怪現象。
為什麼越好、越細嫩、越高檔的茶葉,反而會讓人覺得淡?
綠茶如此。
名貴的雨前龍井,喝不懂的人大有所在。
紅茶如此。
金駿眉的鮮醇茶味,一度讓不少茶客覺得,它的刺激性不夠強。
白茶也是如此。
和葉片舒展的壽眉相比,身為門面擔當的白毫銀針,時常被人覺得茶味太淡。
優質好茶,滋味偏淡、太輕柔。
相反,普通便宜口糧茶,反而『香氣沖人,味濃勁大』?
這種奇怪的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
可以肯定一點,好茶味淡絕對是個偽命題。
真正的好茶,不會滋味寡淡。
包括明前龍井、桐木高山金駿眉、福鼎高山白毫銀針在內,它們的茶味共性不是淡,而是鮮味突出。
將茶湯泡開後,小口喝入,會讓你感覺入口順滑、滋味綿柔。
擁有格外淡雅、清新、柔和的氣質。
真正的好茶,香氣不追求沖鼻,或者聞起來特別香。
聞起來太沖的香氣,格調不高,聞久了還會發膩。
真正的好茶,茶香都是清新雅致的。
香型多元、茶香持久、大量香氣分子沉入水底,喝茶時能品嘗到又香又滑的風味。
同時,優質好茶的滋味,並不追求重口味。
苦澀、刺激、沖勁強的茶,喝起來口感並不好。
並且,這些煞口刺激的茶湯,多飲無益。
真正的好茶,追求入口順滑、茶味飽滿、層次豐富。
喝起來香香的、柔柔的、滑滑的。
喝茶過後,唇齒留香、回甘生津、喉間特別放松。
細品一番,高低立現。
喝起來不爽口、不順滑、不醇厚、沒有回甘生津,不算什麼好茶!
《5》
『好茶味淡,劣茶味濃』的謠傳,總算暫告一段落。
但有茶友提起,茶味濃淡和采摘時間有關,明前茶普遍都淡,雨前茶相對濃一些。
這顯然是一大誤區。
部分茶客眼裡,明前茶的芽葉細嫩,茶味清淡,泡上兩次就不耐泡……
這種看法,並不客觀。
前文已經反復介紹過了,明前茶的最大特點在於『鮮』字,而不是淡。
若是比茶味鮮爽程度,雨前茶肯定不如明前茶的鮮味足。
優質明前茶,細品之下,別有一番雋永茶味。
喝茶之後,唇齒與喉間還能留下持久回味。
回甘快、生津感強、清涼感明顯、回甘之間伴隨著花香浮現在喉間。
裊裊雲深處,習習涼風生。
這種美妙不已的回味,也是明前茶的一大優勢。
至於不耐泡,更是一大謠傳。
內質豐富的好茶,茶味積累充足。
若是用蓋碗沖泡,在茶水比例搭配適中前提下,又怎麼會不耐泡?
另外,雨前茶的茶味,也不能用『濃』來概括。
對比明前茶的清爽、鮮香、鮮爽,雨前茶的湯感更醇。
喝起來,會讓你感覺湯水更滑、更飽滿。
雨前茶看似略寬、略大的葉片,積攢著豐富茶味。
雖說在鮮爽程度上,略遜一籌。
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醇厚度、湯感厚度方面,又別具優勢。
明前茶與雨前茶之間,茶味各有千秋,分不出高低好壞。
買茶時,大可根據個人口味來選擇。
《6》
優質茶味道淡,劣質茶茶味濃;
明前茶味淡,雨前茶味濃;
越貴的茶反而味道越淡,便宜茶反而滋味濃……
上述說法,統統不準。
一切的一切,可用一句話話概括——濃非厚,淡非薄!
茶味濃淡,可以通過沖泡來調節。
想要茶味濃,僅需增加投茶量、延長浸泡時間即可。
不論茶葉品質好壞,都能輕松將茶味泡濃泡苦。
用濃淡二字來對比明前茶、雨前茶,有失偏頗。
但鮮爽、醇厚、飽滿的茶味,卻不受人為調節。
一杯茶喝起來鮮不鮮?
醇不醇?
茶味厚薄與否,得看茶葉品質。
學習品茶,千萬別以為苦澀刺激才是好茶。
真正的好茶,是養分充足、入口香滑、口感甘潤、醇厚飽滿、回味持久的。
單純口味重的茶湯,格調反而不高!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