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1》
東晉的時候有一個士大夫叫王濛,很喜歡喝茶。
只要有客人到他那,就會主動泡茶給大家喝。
然後圈子有喝茶同好的人,每每到他那去,會半開玩笑的說一句。
『每欲候濛,必雲今日有水厄』
水厄,就是有水災的意思。
遇上一款優質的好茶,可是會特別耐泡。
可能連燒開兩、三壺水,茶味仍然沒有泡淡,喝盡。
所以在座的客人需要不停的喝茶,像是今天有水災了。
可見,喝茶本身就是件輕松好玩的事情。
舒服的喝茶過程,茶,水,器都很重要。
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有多久,茶具的演變歷程就有多久。
傳統的茶,可以分為六類,綠紅白黃青黑。
泡茶的器,按照材質的不同,同樣能分出六大類!
《2》
第一類,陶土茶具
陶,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發明,距今過去了無數年。
從起源看,陶土器具從最原始的粗糙土陶,逐步發展成較堅固的硬陶。
進而發展為在表面敷上釉色的釉陶。
陶土茶具的使用,最早是用於煮茶。
粗陶的壺,透氣性好,保溫性好。
煎湯、熬藥、煮茶、煲湯……面面俱到。
而提到復古風的煮茶,選一個造型雅致的柴燒側把砂挑。
洗凈,註水,燒水,煮茶。
煮出來的茶湯,風味會特別順口、細膩。
而陶器茶具當中,現代茶圈內最為有名的在於紫砂。
紫砂,材質比較特殊。
準確的說,它是介於陶與瓷之間的炻器。
它的燒結程度,高於粗陶,低於瓷器。
泥料較好的紫砂壺,胎質細膩,傳熱不快,不容易燙手。
紫砂,由於具有特殊的雙氣孔結構,材質內分佈著不少毛孔。
在泡茶/喝茶時,容易吸收茶香,不能完整展現一款茶的本真風采。
最後,在挑選陶土類茶具時要多留意一點。
為了不影響完整的茶湯風味,要避開部分燒制略粗糙的陶壺、陶杯。
要不然在喝茶時,胎質裡的『土氣』會滲透出來,影響茶香。
《3》
第二類,瓷器茶具
瓷,質地緊密,是茶具的主流。
瓷器本身經過了超高溫度的燒結,外表經過上釉後,細膩光潔。
使用瓷質的茶具泡茶、喝茶,通常有幾點共同的好處。
瓷器表面光潔,像剛剝了殼的雞蛋,毛孔極細膩可忽略不計。
不吸附任何茶香與滋味的瓷器,可以完整呈現好茶的魅力。
再加上,瓷質茶具的表面不容易殘留茶漬茶垢,很方便清洗。
從性比價的層面看,瓷質茶具絕對是優選。
將瓷器茶具再往下細分,可以分為白瓷、青瓷、青瓷等。
白瓷,光潤明亮,乳白如凝脂。
素潔簡約的白瓷,是現代茶桌上最主流常見的器具。
白瓷蓋碗、壺、公道杯、品茗杯,組成了茶桌上的經典必備。
青瓷茶具,從晉朝開端,以宋代的浙江龍泉哥窯為鼎盛期。
青瓷茶器,包括了茶壺、茶碗、茶盞、茶杯、茶盤等。
此前在上海的時候,添置過幾個青瓷茶盤,顏色是雨過天青色,很有宋朝風。
而此外,過年的時候備了窄口型的青瓷瓶專門插花,為茶席增添應景的佈置。
黑瓷茶具,宋代比較流行。
仙遊人蔡襄,除了監制了小龍團茶外,還著有《茶錄》。
裡面提到了黑瓷茶具。
『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久熱難冷,最為要用』
宋代人喝的點茶,講究湯面要有白色的茶沫,通過擊拂茶湯,打出『雪沫乳花』。
茶湯色白,所以要用黑瓷的茶盞襯托。
而現代人喝茶,以蓋碗沖泡常見。
從襯托湯色,觀察葉底的實際情況需要,顯而黑瓷與青瓷的茶具,不如白瓷。
白瓷材質的蓋碗,在各大茶葉品評比賽裡多見。
因為白瓷蓋碗就像一面鏡子,最是客觀。
茶是什麼樣,泡出來就是怎麼樣,最能喝到茶本來的味道!
《4》
第三類,玻璃茶具
玻璃,在古代是比較珍貴的材料,不大常見。
而等到現代,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玻璃器皿才有了較大的開展。
玻璃質地通透,光澤耀眼,造型可塑性高,形態萬千。
所以在現代生活裡,玻璃器皿用處普遍。
而提到玻璃類的茶具,最常見的有玻璃壺、品茗杯、公道杯、杯子。
玻璃壺,分直接冷泡,或直接耐高溫的。
夏天快到了,隨著氣溫的升高,可以在家中備一個冷泡的玻璃壺作清涼調飲。
放一顆青檸,幾片食用薄荷,註入純凈水,就是一杯夏日特飲。
而耐高溫的玻璃壺,通常為高硼矽玻璃材質,適合煮茶。
透明的玻璃壺煮茶,方便觀察湯色變化,不容易留茶漬,不吸附茶香。
從現代喝茶的實用性看,玻璃茶壺煮茶確實實用,值得推薦。
玻璃材質的茶杯,玲瓏剔透,很是別致。
不過玻璃的導熱性快,在端起茶杯喝茶時,往往會感到溫度偏高。
美麗與實用性之間,難以兼顧。
玻璃材質的公道杯,現代茶桌上常見。
錘紋的公道杯,註入茶湯後,在光照下能折射出好看的影子。
而純透明的公道杯,則可以方便觀察湯水的清透程度和顏色。
至於提到最普通,最常見的玻璃杯,則幾乎是人手必備。
玻璃杯泡綠茶,投茶註水,可以方便觀察杯內的茶葉舒展情況。
浮浮沉沉之間,一杯清香的茶湯即成。
細數生活裡的玻璃器皿,點點滴滴,已成平日最常相伴的器物!
《5》
第四類,金屬茶具
金屬的特性,大多質地堅硬,延展性高,方便塑形。
金屬茶具,材質以銀、銅、鐵、錫、不銹鋼等常見。
而在用途上,主要分茶壺、茶罐兩大類。
金屬材質的茶壺,不建議直接煮茶。
用金屬質的鐵壺、銅壺等煮茶,茶葉內浸出的多酚類化合物,容易與金屬分子發生反應。
從而,生成新的不利物質。
導致整壺茶煮出來後,色香味都會受影響。
並且還會加速鐵壺、銅壺的銹蝕。
一般而言,金屬材質的壺,適合用於煮水泡茶。
現代生活裡,不銹鋼材質的燒水壺,方便快捷,最是家常。
至於銀壺、鐵壺、銅壺等,在保養得當的前提下用於燒水,各有不同的好處。
茶葉的儲存罐,以金屬常見。
玻璃罐不避光,陶瓷紫砂罐不耐磕碰,罐口密封性不強。
相對而言,以錫罐、馬口鐵罐為主的貯茶器,優勢更明顯。
防潮、防氧化、防光、防異味,實用效果不錯。
使用鐵罐裝茶葉時,內部要套上食品袋《袋口紮緊或封緊》。
鐵罐裝的茶葉,由於數量有限,適宜日常取茶飲用,不具長期存茶價值。
《6》
第五類,竹木茶具。
竹與木,取材天然,有古樸雅致的情調。
竹木材質的茶具,一般不建議直接泡茶或喝茶。
木碗、竹杯等,往往以工藝品多見,實用性不高。
而在茶葉的禮品包裝上,木罐、木箱、竹罐等,較為常見。
如果僅作外層包裝,那麼這類復古風的竹木類茶葉禮品裝,精致美觀。
除了不大環保外,別的方面無可厚非。
而如果是基於長期存茶的需要。
例如收藏普洱、白茶、黑茶等。
那麼木箱等材質,不大適合。
這類取材天然的竹木茶罐、箱子等,密封性不高,本身還自帶氣味。
而市面上的普通木箱,更是用了不少木屑拼接而成,有膠水氣味的殘留。
竹木的邊角表面毛躁,需經過打磨和上漆,味道會有保留。
總而之,它們的氣味會幹擾茶葉的清香,影響茶葉的保存效果。
一款再好再香的茶,用木箱儲存較長時間後,跑氣與串味的風險極大!
《7》
第六類,漆器茶具。
漆器,在現代生活裡較為冷門。
漆器茶具始於清代,首產於福建福州一帶。
現在到三坊七巷那,還能看到相關的文化介紹。
漆器茶具,包括茶壺、茶杯等,精致美觀。
漆器的制作,工藝復雜。
包括『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銀』等種類。
從工藝欣賞的角度看,無可挑剔。
但從實際的泡茶喝茶看,更建議選白瓷茶具。
此外,在歷史上中國還出現過玉石、水晶、瑪瑙等特殊材質制造而成的茶具。
在博物館的文物展示上,能夠看到相關展品。
但總體而言,這類特殊材質的做成的茶杯、盞、壺等,並非是茶具界的主流。
除了工藝價值、審美價值、文物價值、陳設價值外。
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實在是太遠了!
《8》
器物的美,可以達到永恒。
一抔泥土,燒制成簡單的粗陶。
或許,就是最早的茶具雛形。
通過歷史,可以看到時代的光彩,留存在古老的器物上。
那些消失已經的時光,凝聚在了一盞一杯中。
古人提,物以載道。
器物的雅致,可以裝點生活。
茶,分六大類。
器,亦有六大種。
陶土的,瓷器的,金屬的,玻璃的,琳瑯滿目。
茶桌上,選擇適合的器與物,最能展現日常之美!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