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存壞的白茶,會產生哪些變化?實測已經變質的2017白毫銀針。《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有茶友給我們寄來一份銀針樣品,求鑒定。

茶友主訴問題是:『他在北方幹倉存放的白毫銀針怎麼變味了?

這些銀針是當年托熟人從茶農那買的,自從快遞寄來後他一直放在店裡。

平時守店時,自己不時會泡來喝。

和客人聊起白茶,談到近些年自己的存貨,也會不時打開查看。

由於自己店裡放的茶葉比較多,各種茶《綠茶、普洱、紅茶、白茶等》輪流換著口味慢慢喝。

一時不察,近期打開那袋銀針時,發現變味情況很明顯。

剛一拆開,就傳出一股說不上來的怪味。

泡出來之後,茶味也比早前淡了許多,沒有了回甘。

且,他還留意到一個細節。

那便是,芽頭上的茶毫數量越來越少了。

當初一打開,滿鼻子撲來的都是毫味,現在看著茶毫已經掉了大半。

難不成這白茶也跟人一樣,老了以後會脫發掉毫?

百思不得其解下,茶友索性抓了一小袋樣品,寄樣過來求鑒定。

《2》

2017年、親手存放年份真實、福鼎高山原料、幹倉儲存。

從這些關鍵詞身上不難看出,那款銀針的光環眾多。

按現在的市場價看,價值不菲。

真如茶友所言,這樣的好茶無緣無故就被存壞,真是太可惜。

一番深入溝通後,才發覺事情起因並不簡單。

那款銀針之所以被存壞,是因為它經歷了一段錯誤的存放時光。

據茶友回憶,五年前,身邊有熟人在福鼎做生意。

因為有人脈渠道,以比較實惠的價格入了一批銀針。

恰巧茶友自己也愛喝茶,就從那位熟人那勻了兩斤。

收到之後,拆開驗貨。

當時的新茶很鮮、很香、很爽口,非常滿意。

於是就放在店裡,打算一邊存放,一邊慢慢泡著喝。

但又覺得那箱隻有兩斤的銀針,沒必要這麼麻煩地裝在紙箱裡。

再說,看起來普通簡陋的箱子,怎麼看都和店裡的裝修風格不和諧。

通常情況下,茶葉不都是裝在高檔禮品盒裡,或者是放進紫砂茶葉罐嗎?

隻用一個紙箱存茶,未免太粗糙,心裡一直介懷了許久。

某天,來了位客人喝茶談合作,閑聊到存茶心得。

客人給茶友推薦用紫砂罐存放,到網上買個大小合適的罐子回來,擺在架子上也好看。

於是,茶友就照做了。

將原先那箱白毫銀針,徹底來了個『騰籠換鳥』。

從原先的紙箱+塑料袋,換到了紫砂罐做的新家。

不曾想還沒一年,這起碼還剩一斤的銀針就存壞了。

《3》

將事情前因後果詳細了解過後,心裡已經有了猜想。

雖說,茶葉實物還沒看到。

但將白茶放進紫砂罐內存放,是高風險的存茶之舉。

紫砂罐並非茶葉存放良屬,因為紫砂這一材質比較特殊,它沒有經過上釉,燒制溫度也沒有陶瓷高,內部保留較多透氣孔。

將白毫銀針放在其中,任其緩慢透氣。

也不難理解,為何那款銀針的香氣會越存越寡淡了。

再說,即便北方地區,氣候相對更幹燥,但並不代表空氣裡完全沒有水汽。

所謂北方存茶是幹倉,南方存茶是濕倉的籠統分類,並不嚴謹。

不論南方北方,存茶防潮關鍵看的是室內濕度。

將茶葉放在店裡泡茶臺後面的櫃子裡,空間寬敞,人來人往的。

存茶效果肯定沒有待在標準倉庫內,終年控制室內溫濕度變化來得好。

《4》

收到樣品後,拆開細細檢查了一番。

答案再次得到驗證,那款2017年的白毫銀針,存壞變質情況明顯。

拆開後發現,問題的關鍵遠不止茶友主訴的香氣寡淡,白毫脫落,而是裡面的茶葉已經徹底變味。

湊近去聞,分明是典型的巧克力味!

再說得具體些,是巧克力味、悶味、微微酸味組合起來的怪味綜合體。

或許,提到巧克力味,有些茶友會覺得。

咦,網上不是有很多人在說,巧克力味是白毫銀針轉化後的香型嗎?

據說很難得。

怎麼到了這,反而成了怪味?

因為從嗅覺感受看,這種巧克力味很怪異。

它並非是生活中巧克力塊、巧克力蛋糕的那股香甜風味,而是聞著低沉發悶。

巧克力加工需要將可可豆采集起來,再經過比較高程度發酵,接著經歷一番復雜工序處理,才能得到可可漿。

按照一定比例加入調味後凝固起來,就成了常見的巧克力塊。

但白茶的加工,僅僅是萎凋和幹燥,發酵程度極為輕微,又怎麼會出現這種重度發酵後才會產生的巧克力味?

除非說,這款銀針受潮嚴重,在水汽侵蝕下才會慢慢生出這樣的怪味!

若不信,大可親自檢驗一番。

動動手,做個小實驗。

取出一泡原先聞著絲毫沒有巧克力味的白毫銀針茶樣《不需太多,考慮到白毫銀針的身價,5-10克左右足矣》。

接著將原本花香、毫香馥鬱的茶樣隨意存放,不刻意密封幹燥儲存,任其跑氣受潮。

等到數個月過去後,便能順利收獲到所謂的巧克力味銀針。

到時候,那些信誓旦旦,口口聲聲堅持說巧克力味是難得香型的謠傳,自然不攻自破。

《5》

最後,再來聊聊白毫脫落的問題。

話說,那款2017年的白毫銀針,好端端的怎麼茶毫越變越少?

難不成隨著白茶慢慢存老,茶毫數量也會減少?

難不成白毫銀針在存壞後,白毫也會慢慢脫落?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存茶時間久《2017年距今已滿5年》、也不是單純因為受潮變質,而是在於物理摩擦力影響。

前文已經提到,那款2017白毫銀針的儲存方法,分為兩個階段。

前四年,被茶友裝在紙箱+塑料袋裡,平時有客人喝茶時,會經常打開箱子,解開內袋,讓這款銀針出來亮相展示。

後一年,又換了包裝,喝剩一斤多的幹茶被全部裝進紫砂罐內。

由於開箱取茶展示較為頻繁,茶葉難免會受影響。

開箱取茶過程中,隨著袋子的抖動、翻動,茶毫難免會部分脫落。

隨即,這些脫落出來的茶毫受到靜電影響,附著在袋子內壁。

再說剩下的白毫銀針後期還經歷了一番撥動,換了包裝,茶毫也會受到影響,變得松動。

從茶友寄來的樣品上,剛一拉開密封袋,就看出袋內附著有不少茶毫。

至此,這樁白毫脫落的懸案,總算水落石出。

受到頻繁開箱、來回撥動、搬運顛簸影響,白毫銀針才會出現『掉毫』情況!

《6》

從茶友的存茶故事,能總結出不少經驗。

除了說,紫砂罐不適合存茶外,還有不少細節值得留心。

比如,長期存茶時,盡量放在幹燥陰涼處。

諸如招待室、會客廳等人來人往的地方,不適宜茶葉久存。

比如,不論南方北方,存茶防潮都不能掉以輕心。

比如,長期存白茶,別嫌棄紙箱存茶,用紙箱+食品級塑料袋+食品級鋁袋逐層密封組合起來的三層包裝法,更利於長久存白茶。

比如,長期存白茶的過程中,不適合頻繁開箱翻擾。

比如,如果有展示藏茶的需要,建議分裝少量幹茶出來即可,不要輕易翻動大箱茶。

比如,日常需要喝茶時,不建議直接從大箱內取茶。

最好在開箱時,將少部分幹茶分裝起來,用密封袋或者鐵罐保存,放著日常備用。

區分『短期存』與『長期藏』,不將雞蛋全部放在同一個框內,存茶效果更穩妥!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