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些天,有茶友來請教問題。
他說,他存的老白茶有一股怪味是怎麼回事?
本以為是常見的巧克力味、梅子味等,沒想到都不是。
他說,是一種酸酸的黴味。
若是白茶有黴味,隻能說明它受潮變質極其嚴重。
等看到茶友發來的圖片後,瞬間了然。
他存茶,隻用簡陋的塑料袋包裝一下,隨意塞在紙箱裡。
紙箱也沒有封口,隻是虛掩一下。
像他這般存茶,想白茶不變質都難。
品質優秀的老白茶,都是用心存出來的。
若是不用心,輕則產生怪味,重則發黴變質。
對好茶而言,簡直是浪費。
《2》
白茶為什麼會發黴?
導致白茶發黴最主要的原因是含水量嚴重超標。
正常來說,白茶的含水量要達到8.5%以下才算標準。
在含水量過多的情況下,會導致白茶受潮變質嚴重而發黴。
含水量超標,可能是因為制茶工藝不佳。
白茶制作工藝十分簡樸,以萎凋+烘幹為主。
兩個步驟目的都一樣:將白茶內的水分排出體外。
萎凋時,需要將茶青及時地、薄薄地攤晾,使其水分盡快排出體內。
烘幹時,使用文火慢烘。
正常來說,制茶師傅們都會以一種溫柔的形式將白茶體內水分排出。
保證含水量達標的情況下,茶青內的養分又不會流失。
若是制茶工藝不佳,則會導致白茶含水量超標。
像是萎凋時,沒有及時地、薄薄地攤晾白茶,隻是將白茶厚厚地堆在一起通風。
隻會導致堆積在裡部的白茶沒有辦法將水分排出,大量殘留在體內。
制作出來的白茶因此含水量超標,在後續陳化過程中無論如何儲存,都極易受潮變質。
其體內水分會不斷與氧分子發生反應,嚴重時,就會導致發黴。
白茶發黴也有可能是因為儲存不當。
許多人存白茶,就像開頭那位茶友那樣,隻用簡陋的包裝存茶。
但白茶的儲存講究密封。
若是沒有密封保存,會使空氣中的水汽進入包裝、攻入白茶內部,使白茶受潮變質。
等水汽徹底占據白茶內部之時,白茶的含水量也已經嚴重超標了。
此時的白茶,輕則產生怪味,重則發黴變質。
《3》
白茶發黴了洗洗能喝嗎?
之前有位過來咨詢的茶友,他的白茶也是存發黴了。
本想勸他直接丟掉,沒想到他仍不死心。
他問:『洗洗應該也能喝吧?
』
呃,這個問題,有點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好比一個蘋果,放在那許久不吃,發黴長毛了。
這時候,就算是將它洗一洗,或是將發黴的那塊區域削掉,你會選擇吃嗎?
通常情況下,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直接丟掉,重新再削一個蘋果吧。
畢竟,發黴的東西,其內質也已經變質。
削掉或是清洗,都改變不了內質損壞的結果。
到了喝茶這裡,自然也一樣。
發黴的白茶,內含物質自然已經嚴重受損。
甚至還會產生一些看不到的細菌。
就算洗茶也於事無補。
洗茶,隻是單純地用水沖泡一次,再倒掉。
它不僅洗不掉黴味,也洗不掉變質而產生的細菌。
若是真將發黴的白茶洗了就喝,想必茶湯會有一股嚴重的異味。
原本的白茶香清甘活,黴變的白茶則帶著黴味、酸味,甚至會覺得口腔麻麻的、刺刺的。
不僅如此,黴變後的白茶,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細菌。
若是真將其喝進嘴裡,還不知道會對身體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
不僅喝不到風味俱佳的茶湯,還要面對拉肚子的風險。
所以黴變的白茶,不喝也罷。
就算是再昂貴的白茶,為了身體著想,還是丟了吧。
《4》
要想白茶不發黴,需要怎麼做?
在白茶品質優秀的前提下,需要正確保存白茶。
一款好茶,含水量合格的情況下,若是沒有正確儲存方法,在後續儲存過程中也會受潮發黴。
想要白茶儲存完好、不發黴,就要選擇保險的三層包裝法。
不能像開頭的茶友那樣,選擇簡陋的透明塑料袋。
透明塑料袋不避光,甚至有異味。
將白茶存放於此,不久就會受潮變質。
選擇鋁袋、食品級塑料袋、厚實的瓦楞紙箱將白茶進行層層包裝,才能給白茶的陳化提供一個較為安全的環境。
在包裝紙箱時,要做到『有縫必封』。
不能像開頭的茶友那般,隻是虛掩一下。
需要將縫隙處用膠帶封起來,做到真正的無孔不入。
如此,才不會給水汽可乘之機。
選對包裝後,要將白茶放在陰涼、避光、無異味、幹燥的地方儲存。
過程中要注意離墻離地存放。
像是南方回南天較多,墻面、地面時常會有水汽。
若是直接放在地上、靠在墻上,容易使水汽打濕箱面。
從而使存放在內部的白茶受到影響,發黴變質。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不頻繁開箱、不開箱透氣、不濕手取茶。
頻繁開箱會增加水汽進入包裝內的風險。
開箱透氣會給水汽可乘之機。
濕手取茶也會導致水汽直接留在包裝內部。
以上三種做法,都會在無形之中加快白茶受潮變質,導致其發黴變質。
當然,有條件的茶友可以偶爾給存茶房間開空調或抽濕機抽濕,給白茶一個最為舒心的存儲環境。
《5》
發黴的白茶,有弊無利,不能喝。
就算是洗茶後,也不能將其喝下口。
相信不少茶友選擇自己存白茶,是因為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存出好茶。
但是存白茶,得用正確的方式對待,才能存出好茶。
若是不細心存茶,隻會導致白茶受潮變質,甚至發黴。
若是一款好茶,存得黴變的下場,豈不可惜?
所以,在存茶時,一定要細心對待才行。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