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紅茶都是當年香、隔年醇,那巖茶呢?放一放會不會更好喝?《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去了太姥,走了桐木。

回到三姑,坐在朋友店裡和朋友一塊喝茶。

這時突然感慨,『當年香,隔年醇』這番話在茶桌上,還挺常見的。

出場頻率之高,令人咂舌。

這些年,每到春茶季,我們都會在太姥山駐紮一段時日。

那段山居生活裡,每天除了看采茶,拍采茶。

試毛茶,也是春茶季的重頭戲。

新采下來的銀針、牡丹,萎凋好幾天後,試一試。

準備烘幹之前,也抓幾泡來試喝。

等到剛烘出來沒幾天,照例還是試、試、試。

最後,做出成品後,在正式上架前,也得經歷一段漫長的試茶時光。

一路試喝下來,那些一篇接一篇的品鑒筆記,才是這麼來的。

每次喝這些半成品毛茶or剛做成的新白茶時,都很想給它們寫一個膚淺的評價。

太香了,真的很香!

毛茶《白茶》將烘未烘時,花香、毫香、竹林香、青草香等,各式芬芳的鮮香,淋漓盡致。

但茶湯喝著還不夠醇。

陳化幾個月、小半年後,放到現在來喝,新茶的香氣滋味綜合感更是美妙。

《2》

無獨有偶,之前在桐木喝茶。

茶農大姐拿出了去年的老叢紅茶。

那會兒,當年的新茶其實已經做出來了。

但茶農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心水推薦:去年的茶放到現在,更好喝。

噢,這是為什麼?

難不成紅茶的新茶不好喝,要喝隔年的?

大姐擺了擺手,爽朗一笑:新紅茶香氣好,湯水沒有隔年的那麼醇厚。

原來如此。

按麻花的經驗,1-2年是紅茶的風味適飲期,喝當年新出的紅茶,香氣更明媚,湯感更清新。

放了一年後,茶湯漸漸更醇、更滑。

這在老叢紅茶身上,表現得更明顯。

雖說,存放整整一年後,隔年紅茶的香氣會轉得較為內斂。

花香、果香、叢香、桂圓香等,不再張揚。

但等到實際喝到茶湯時,湯感厚度卻增加了不少。

這種如漿如醴般的稠湯,是老茶客的心頭好。

聊到這,特意給大家提個醒。

當時我們在喝茶時,也進一步探討過了。

『同樣的紅茶,繼續再放三年、五年、甚至更久,會不會越放越醇?

聞言,大姐立即給出了果斷的答復。

『紅茶超過三年,香氣滋味都下滑了,喜歡喝湯感的,第二年喝最好』

接著話鋒一轉,聊到了一個新話題。

真正產自桐木的茶,產量很少,隨便找一戶當地茶農打聽,都能知道答案。

那些在各地茶城裡,隨便能批發賣掉成千上萬斤的正山小種、金駿眉,不可能是真貨!

既然如此,這麼少的量,哪裡能放到三年五年之後?

1-2年左右,喝也早喝完了。

《3》

再說回巖茶。

武夷巖茶的風味適飲狀態,和桐木紅茶很像。

主流上喝巖茶,也是喝1-2年左右的茶。

超過3年的話,喝之前得選擇謹慎態度。

反復檢驗,確保沒返青、沒變味、儲存到位才行。

要不然,遇上陳味明顯,品種特征消失的老巖茶,喝著也是沒意思。

早些年,當巖茶主流還在焙比較足的火功時,很多人都主張隔年再去喝巖茶。

巖茶本身加工制作周期就很復雜,一路慢慢焙下來,焙到足火已經到了下半年。

等新茶褪掉火氣,喝上兩、三個月後,又到了新一年。

從春天到夏天,再等到秋初,大家在茶桌上都在喝去年的存糧。

照這樣的規律看,巖茶隔年喝,的確符合當時的茶圈背景。

但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武夷巖茶,焙火加工時早已不是隻焙足火。

而是看茶焙茶,焙成輕火、中輕火、中火的,大有所在。

一方面,從鐵觀音慢慢沒落後,喝巖茶的群體在逐漸擴大。

這部分新增的市場裡,很多茶客剛開始接觸巖茶,喝不慣太足的火功。

將焙火焙輕一些,更多保留香氣。

這樣的改變,擴寬了市場。

另一方面,很多新品種逐漸被培育出來。

和傳統名叢鐵羅漢、水金龜、向天梅不同。

黃觀音、瑞香、金牡丹、春蘭等小品種茶,主打概念是香氣。

焙茶時,為了保住它們的香氣,不適合焙太高的火功。

主流上,它們還是焙輕火、中輕火更常見。

百花齊放,口味各異的巖茶市場裡,關於風味適飲規律,越來越多茶客認可開頭的那句話——當年喝香,隔年喝醇。

《4》

客觀來看,這的確有一定道理。

按巖茶的新茶上市規律,焙火輕一些的茶,集中在七月、八月左右上市。

彼時剛好是盛夏,蟬鳴如雨,又悶又燥之際,喝上一泡香香的輕火金牡丹。

沸水一沖,四散出來的濃鬱花香,瞬間就能掃掉心中的煩悶。

傳統觀點認為,芳香具有通竅功能。

現代醫學也認可,馥鬱芬芳的天然香氣,能夠緩解壓抑、緊張、煩悶的負面情緒。

燥熱的苦夏,喝點香氣四溢的輕火茶,特別應景。

另一邊,十月過後,焙火足一些巖茶,陸續上市。

此時,許多重磅級的正巖好茶會接連登場。

比如,牛欄坑肉桂、慧苑老叢水仙、慧苑老叢鐵羅漢等。

這些山場正、焙火足的巖茶,褪火之後即是風味巔峰。

上市之後,褪火後及時喝,綜合風味更好。

肉桂的辛銳桂皮香、水仙的清幽蘭花香、鐵羅漢的深沉當歸藥香,品種特征清晰。

巖茶焙火後獲得的火功香,如焦糖香、烤堅果香等,很是明顯。

在山場正、做青透、焙火足前提下,好巖茶的湯感一應是很醇厚的。

趁早去喝茶,能喝到又香又醇又滑的絕佳綜合風味!

當年喝,巖茶的品種香、焙火香等諸多香氣特征,保留得更完整。

而繼續放下去,其餘方面的茶香,暫且不好說。

但可以肯定,若是沒復焙,陳年巖茶的火功香肯定不如新茶好。

就像吃烤花生、烤板栗、烤紅薯。

這些依靠植物蛋白在高溫烘焙下轉化出來的迷人焦香,及早趁熱品嘗,氣息最為誘人!

《5》

當年香,隔年醇。

這個深入人心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表述得未必全面。

不論白茶、紅茶、巖茶,為了喝到又香又醇的茶湯,重點不是『放多久才最好喝』,而是選對品質。

產區工藝俱佳的一流好茶,哪怕是新茶,湯感也不會薄。

同時,考慮到巖茶的焙火程度不同。

武夷巖茶的最佳風味,還是那句話——褪火即巔峰。

新茶剛褪火後,茶香馥鬱,湯感醇厚,四角俱全,風味極佳。

若是將輕火的黃觀音,放到明年再去喝。

即便到時候,茶葉本身沒返青,但香氣肯定是變弱了。

且,在花香馥鬱程度下降的同時,茶味也不會變厚,還不如趁早喝掉。

若是急火焙成的足火茶,原料底子差,工藝粗糙。

當年喝茶,哪怕褪了火,也有燥感。

隔年去喝,火味減弱之後,湯感未必會醇。

可見,一款巖茶香不香,醇不醇?

核心本質不是喝茶時機,而是選對合適的好茶!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