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日曬和萎凋的白茶,滋味有什麼不一樣呢?《圖+文》

純日曬pk萎凋

到底哪個滋味更好?

毫無疑問,

必然是純日曬完勝!

文 | 小白

01

雨神也許是太喜歡福鼎了,這個春季選擇長住了。

為了春茶,爸爸和爺爺快愁得睡不著了。

媽媽天天在煮降火的湯。

奶奶每天都在菩薩面前虔誠地祈禱,求雨神離開,求太陽公公出門!

連日下雨,看來今年想喝到純日曬的春白茶是沒什麼希望了!

大家的頭春白毫銀針采下來,基本都是室內萎凋,萎凋兩天,偶爾有太陽,再曬一天。

這樣制作出來的白毫銀針,鮮爽度就差了許多,毫香也少了許多 。

不像往年,太陽稍微多一點,白毫銀針沐浴著陽光生長,也沐浴著陽光曬幹。

跟曬被子一樣,收進來的時候一股子陽光的味道。

那是希望的味道。

說了半天白毫銀針的日曬和萎凋,大家一定暈了,日曬和萎凋是什麼東西?

有什麼區別嗎?

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介紹。

02

作為我們家第三代的茶農,小白從小耳濡目染的都是白茶的傳統文化。

這所謂傳統,就是古人的做法。

在古代,純日曬的方式是蒸發白茶水分的唯一方式!

古人制茶的工藝,使得白茶更加的原滋原味。

古人等待茶青自然幹燥的的耐心,小白十分佩服。

天氣好時,庭院裡,一把搖椅、一本書、一壺茶,一坐就是一天。

茶青自然風幹、自然日曬與古人閑適的心境相得益彰。

那時,古人制出的茶,少量而精致,也更加靜謐。

03

而現在,生活節奏的加快,讓這原本慢節奏的茶文化也變得快了起來。

直接烘幹?

對!為了追求成茶的速度和產量!

不堅守傳統工藝的『現代茶農』會用機器直接高溫烘幹。

這樣的白茶口感苦澀,香氣中摻雜著焦味,就好比炒焦的瓜子一般。

所以,直接高溫烘幹的白茶必定是失敗的!

04

從小,爺爺就教導我凡事要守著本分,這樣才能持久。

不能因為一時的甜頭,就不顧後果。

丟了本分,也就錯了方向。

只要天氣好一些,爺爺就會把采摘回來的茶青,立馬晾曬在院子裡。

他會在院子裡不停地走動,時不時看看天,不耐其煩地照顧看著這些茶青慢慢變得幹燥。

爺爺特別會看天氣,天公不作美時,他就會召喚家裡人將茶果斷轉移到陽光房裡,進行室內萎凋。

05

純日曬的白茶,毫色發白,很是銀亮。

因為葉綠素破壞的較少,成茶的長相十分俊綠。

每次見爺爺臉上露出花一樣的笑容,準是這成茶品相特別好的時候!

自然晾幹的白茶,因為熱作用小,物質轉化速率較慢,量也較少。

所以氨基酸和總糖量少,就會使得入口的鮮爽度更高,帶有春天的氣息!

有草香、花香、果香……

06

除了純日曬,還有一種制茶方式,就是萎凋。

萎凋工藝,是為陰雨天氣而發明出來的制茶工藝。

很簡單,就是把采下來的茶青,放在室內萎凋槽裡,自然風幹。

要是沒有太陽天氣,室內的濕度過高時,不可讓茶青長時間處於陰潮的狀態。

同時也為了達到標準幹度,配合萎凋工序的還有低溫烘幹。

爺爺對這個工序十分謹慎,一定要是低溫。

這樣才能最小程度的減少對白茶的破壞。

對溫度的把控,也是對爺爺這個老茶農的考驗。

室內萎凋與低溫烘幹的配合,既繼承了傳統工藝中自然曬幹的精華,又可以保證白茶的天然品質。

相比完全自然曬幹的白茶,低溫烘幹後的白茶呈黃綠色,但是茶湯的整體滋味會偏甜,回甘較為明顯。

畢竟經過低溫的作用,內含物質轉化較多,尤其是氨基酸和糖含量上升。

07

小白做個總結。

直接高溫烘幹的白茶:入口苦澀,帶有焦味。

低溫烘幹與室內萎凋相結合後的白茶:整體鮮甜,更為醇厚。

自然晾幹的白茶:入口鮮爽,具有明顯的青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