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喝的黃茶,因何在我眼中是個寶?

在六大茶類中最小眾的非黃茶莫屬,好多茶友別說喝過黃茶,連黃茶聽都沒聽過。

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這個不被寵信的茶類,為何在我眼中是個寶?

黃茶的尷尬

黃茶身為六大茶類的一員,為什麼在其他茶類蒸蒸日上的時候,它依然默默無聞?

這跟黃茶所處的尷尬境地有很大的關系。

1. 身份不明。

如何判斷一款茶是不是黃茶?

關鍵看他有沒有『悶黃』這道工藝。

但是直接拿一款黃茶,讓別人判斷,大多時間會被認為綠茶,或者放久了綠茶。

而作為茶商往往以市場為導向,只要你買茶,才不會跟你分辨茶是綠茶,還是黃茶。

所以現實生活中,黃茶往往以綠茶的身份出現。

2. 市場太小,產地較散。

在六大茶類中,原本面臨這種尷尬境界的有黃茶和白茶兩類,但奈何白茶因為產地比較集中,而且當地茶產業發達,一個『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宣傳口號,讓白茶市場份額激增,擺脫原有的尷尬。

黃茶為什麼不能復制白茶的成功經驗呢?

一是缺少賣點;二是產地太散,沒有人主導。

3. 出力不討好。

黃茶雖然增加了一道『悶黃』的工藝,但是因為市場和外形原因,市場反饋並不好,甚至會被認為『陳茶』。

所以之前一段時間黃茶產區出現了『黃改綠茶』的現象。

渾身是寶的黃茶

黃茶渾身是寶,隻是沒有人挖掘而已,我相信要不了幾年,黃茶必然是茶葉的下一個風口。

1.感官層面。

人們常常把綠茶和黃茶混為一談,但當你把黃茶和綠茶拿出來單獨比較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黃茶的口感是這樣的獨特。

黃茶因為比綠茶多了一道悶黃,所以茶性本身就內斂了很多,喝起來跟綠茶比多了一些柔和。

黃茶的品質特點可概括為:『香』、『甜』。

『香』:黃茶的香氣表現很明顯,但因為具體茶的不同,其香氣也有所區別,黃茶常見的香氣有嫩香、花香、鍋巴香、嫩玉米香、焦糖香等。

『甜』:黃茶的茶香和茶湯中都會帶有些許甜味,這種入口甜是很多茶中很少見到的。


2.理化層面。

《1》茶多酚類

茶多酚在黃茶中總量占黃茶幹重的20.44%~27.66% 。

茶多酚是茶葉中含量最豐富的化學成分,具抗氧化、抗衰老、抗炎症以及降血糖和血脂等一

系列生理活性功效 。

《2》糖類

可溶性糖含量在黃茶中占幹重的3.19%~3.78%,不同原料等級的黃茶可溶性糖的含量也各有不同,原料成熟度高的黃大茶,其纖維素和果膠等多糖的含量較高,加工後其可溶性糖含量顯著高於原料較嫩的黃芽茶和黃小茶,所以黃大茶呈現的『甜』更加明顯。

茶多糖具有降血糖 、降血脂 、抗氧化 、調節腸道的微生物 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等。

一系列功效,同時也是使茶湯滋味甘甜的重要成分。

黃大茶

《3》 N-乙基-2-吡咯烷酮取代的黃烷-3-醇類

N-乙基-2-吡咯烷酮取代的黃烷-3-醇類物質是黃大茶在『拉老火』後新產生的由兒茶素和茶氨

酸轉化和合成的一類關鍵差異性化合物。

據報道,這些化合物具有潛在的生物活性,主要表現在:可以體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乙酰膽堿酯酶、氧化損傷和晚期糖基化終產物的形成 ;並且對患有血脂異常和糖尿病的小鼠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以及對衰老加速傾向小鼠與年齡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有預防功效 。

黃茶的功效主要表現在降血糖、減肥降脂、促進能量代謝 、改善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 、抗炎症 、抗氧化、抗肝毒性損傷 和調節腸道菌群等方面。

參考文獻:衛聿銘,寧井銘 ,張梁,許娜2021年中國茶葉發表的《黃茶功能性成分與健康功效研究進展》。

黃茶的代表

黃茶主產地為安徽、湖南、四川、浙江、湖北和廣東等。

主要代表茶葉有霍山黃芽、君山銀針、蒙頂黃芽等。

霍山黃芽:霍山黃芽經炒茶(殺青和做形)、初烘、攤放、足火、攤放、復火等工藝制成;芽葉細嫩多毫,形似雀舌,葉色黃綠,湯色綠黃帶黃圈,葉底嫩黃,滋味濃厚鮮醇,有熟板栗香。

蒙頂黃芽:蒙頂黃芽經殺青、初包、復炒、復包、三炒、堆攤、四炒、烘焙等八道工序制成;外形扁直,芽條勻整,色澤嫩黃,芽毫顯露,花香幽長,湯色黃亮透碧,滋味鮮醇回甘。

蔎茗說

你喝過哪些黃茶?

感覺怎麼樣?

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蔎茗,講茶、愛茶、愛生活,讓我們一起喝一杯黃茶,開啟專屬於黃茶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