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上黃』黃茶:控量提質,走品牌化之路。

泰順新聞網訊《記者 許曾榮》十多年前,龜湖鎮上宅垟村農戶發現了本地土茶變異株,培育了特色黃茶『泰上黃』。

近年來,上宅垟村通過摸索與實踐,不斷擴大種植面積,走出了一條品牌化、高檔化發展之路,為鄉村振興註入活力。

今年4月,『蒙頂山杯』第六屆中國黃茶鬥茶大賽在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舉行。

經過層層篩選,最後篩選出80個茶樣參加決賽,分為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緊壓黃茶、品種黃茶五個類型。

經過評比,上宅垟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選送的『泰上黃』牌緊壓黃茶榮獲特別金獎,品種黃茶獲金獎,品種黃茶三杯香茶獲金獎。

同月,在北京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茶葉博覽會上,『泰上黃』牌綠茶、黃茶、紅茶都獲得了銀獎。

『我們想把市場做大,然後提高農戶的經營性收入和村集體的經營性收入,就拿了幾個品種去外面參賽參展,也是很意外,六個樣品去參展,六個樣品都獲獎回來,充分說明我們這個黃茶的品質非常好,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信心,更有信心去發展我們的黃茶事業』上宅垟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人藍禮城說。

記者了解到,不同於『三杯香』『烏牛早』等品種茶,『泰上黃』黃茶是本地土茶變異株。

十多年前,當地村民發現一株通體金黃,和周邊茶樹顏色迥異的黃色茶樹。

觀察多年後,發現金黃不變,口感獨特,因而遷插培育。

培育種植後,村兩委對接省科技特派員汪自強教授,對茶葉進行研究和檢測,經過初步檢測,被認定是一種本地土茶變異株,並發現氨基酸、茶多酚、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比其他茶葉多數倍,更適合飲用。

在汪自強教授的幫助下,變異茶以『泰上黃』的名義註冊了商標。

2017年,村兩委擴大種植面積,帶動50多戶村民種植。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茶園面積達到300多畝,100多畝茶葉進入采摘期,每斤茶幹售價在兩千多隻六千多不等。

同時,在每年的采摘季節,每天有四十多人進入茶園采摘,直接帶動村民增收。

藍禮城告訴記者,『泰上黃』黃茶難種且難摘,這也是它價高的原因之一。

藍禮城告訴記者,普通的綠茶比如說大白毫、烏牛早,基本上種下去兩三年,就有收成采摘,『泰上黃』則需要五年起步,因為它整個樹都通黃的,屬於變異品種,缺少葉綠素所以生長緩慢,而且因為它芽頭比較小,『泰上黃』采摘也很難,一般快一點的好手也就采三斤左右。

如今茶園的種植已初具規模,為了進一步打響品牌,提高品質,上宅垟村將有規劃的控制種植面積,同時借鄉村振興示范帶的帶動作用,建設加工廠,培養一批制茶人才,提高制作工藝,形成統一種植、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的經營模式。

此外,在全域旅遊的大背景下,上宅垟村計劃通過提升茶園整體環境,打造網紅打卡點,觀景平臺,茶室等配套設施,寫好茶旅融合文章,助力鄉村振興。

《編輯 毛曉輝》